从艺术家开始_作者:烛(169)

2020-07-21

    “作品完成之后,在他的建议之下,我决定以这幅画,作为宣传的重点。”

    辛七月娓娓而谈:“一开始的时候,我本来打算把画印刷几千张,然后当成海报派发给参加文化节的群众。后来大家商量,觉得这样做,可能没什么效果。最后集思广益,决定印成小票,从天空撒下来,这样比较喜庆……”

    “想法不错。”

    一个人比较急切,打断问道:“作者呢,在不在这里?”

    “我朋友啊。”

    辛七月迟疑道:“他不是昆县的,没参加这次活动。”

    几个老头面面相觑,也不知道是失望,还是释然。

    然而这时,辛七月又补充道:“不过他的原画,我却带来了。打算一会儿公示展览,让大家领略沈庄之美。”

    “啊!”

    几个老头眼睛一亮,峰回路转呀。

    “画在哪里?”

    灵璧先生追问起来。

    “我让人拿过来。”辛七月连忙招手,吩咐几个手下去搬东西。

    他心里也有几分紧张,按照制定的计划。

    成败,在此一举啦。

    不知不觉之中,沈庄负责的区域,也挤来了许多群众。密密麻麻,人头攒动,黑压压的一片,至少有上千人。

    整个体育馆,十分之一的人数,挤在这一片区域。闹哄哄的场景,自然更引人瞩目。一时之间,越来越多的人,也在往这个方向汇聚。

    见此情形,举办方又是高兴,又是头疼。    有人关注,无疑是好事。问题是人都挤过来,人满为患,容易有意外,自然让人担心。在举办方赶叫人过来维持秩序之时,辛七月的几个手下,也把一幅画搬了过来。

    巨大的画框,就像是半边墙壁,要四个年轻小伙一起发力,才搬运得动。一会儿之后,巨幅框架摆在了众人眼前。

    只不过画被一层布蒙住了,大家只能看到轮廓。

    这时候了,还搞什么神秘。一个老头上前,直接伸手一扯,黑布飘飞而去。众人的目光汇聚,立即看到了一幅画的全貌。

    画中的场景,与一些人手中的小票画面,果然是一模一样。

    但是其中的反差感,以及视觉冲击力,却截然不同。

    毕竟小小的票面,不过是方寸大小,不管票面再怎么清晰,在视觉上也肯定受到限制。但是巨幅画作,长约三米,宽约两米。

    这么大的尺幅,直接摆在大家眼前。

    再加上,那逼真的造型,以及立体的质感,自然震撼力十足。

    画中是一条桥。

    一条石桥。

    要说水乡之地,水网密集的地方,小桥流水的场景,肯定不会罕见。石桥而已,在乡村小镇非常常见。

    问题在于,画中的小桥,却十分的特别,不同寻常。这也是为什么,一些人捡到了小票,在看到了票面的画之后,不舍得把小票丢弃的原因。

    主要是票面的画很吸引人,一下子勾起他们对于水乡的记忆。

    现如今,尺幅巨大的原画,映入大家的眼帘,别的不多说,单纯从视觉的角度,这是一种享受,让他们清晰领略石桥与桥边建筑的宁静平和。

    一种朦胧的意象,让大家心生感触。

    只不过在场多数人,在观赏画作的时候,或许也有一些共情。但是真让他们分析,这共情究竟是什么元素,他们自己也说不上来。

    “好奇怪的桥呀。”

    观看片刻,密集的人群中,有人忍不住轻声道:“真有这种桥吗?”

    “……反正我没见过。”

    “这是画?”

    “不是画,还能是什么?”

    “看着像是照片。”

    “……不管像什么,前面的看完了,赶紧走啊。”

    “我们也要看。”

    各种杂乱的声音,此起彼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