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艺术家开始_作者:烛(376)

2020-07-21

    “……”

    白叶沉默不语,心里想吐槽。

    不陌生个鬼。

    他哪知道在这个世界,北邙山老君庙居然没有毁坏。他只是在原时空,看过相关的典籍记载。

    那老君庙东西壁上,有吴道子亲手绘制的五圣朝元图。诗圣杜甫,在当时参观过壁画,还写了一首诗。不过在这个时空,貌似杜甫的诗遗失了,反倒是老君庙遗迹存留,哪说理去……

    不过这也是顺水推舟的机会呀。

    当下,白叶顺势点头道:“对,不陌生,我去过那里……那是好几年前的事情了。所以我才说,见过类似的作品。”

    嗯!

    其他人反应过来了。

    白叶确实没说过,壁画是他自己的创作,一直强调有原作。只不过没告诉大家,原作在哪里罢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也没什么大过错。

    就算有点私心……

    这才符合人心人性,不值得大肆抨击。

    就连虞蒿,也没说什么,只是回身道:“虞驰,安排一下,我要去洛阳。”

    “同去!”

    范吉安也有这样的打算,其他人跟着附和。

    白叶不打算去的,但是却被虞驰硬生生拖走了,他郁闷挣扎:“你干嘛,我还要画画呢。”

    “画什么,回来再画。”

    虞驰振振有词道:“你跟着去,给我们带路。”

    ……

    白叶无语了,他又没去过,带什么路呀。果然,撒了一个谎,需要千百个谎来圆。

    一路无话,晚上一行抵达洛阳,在当地酒店过了一晚。

    在第二天早上,他们前往北邙山,却惊讶的发现,路上的行人络绎不绝。一打听,都是去老君观的,正好顺路同行。

    在路人口中,他们才知道……

    网络上,不仅是他们关注老君庙的照片而已,本地的一些艺术家,考古工作者,也听说了这事,昨天就已经汇聚老君观。

    消息传开之后,看热闹的人自然不少。这下子,不需要白叶带路了,一行人顺着人潮,很快就抵达北邙山。

    北邙山,位于黄河南岸,是秦岭山脉的余脉,崤山支脉。

    自有洛阳这个城市以来,历朝历代的达官贵人、普通百姓,基本是安葬在北邙山上。

    千百年来,北邙山的墓葬之多,根本无法统计。

    唐代就有人赋诗,留下“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何事不随东洛水,谁家又葬北邙山。”等名句。

    就是由于,山上的帝陵、相墓、名人冢繁多,以至于多年来,山上是盗墓者的圣地。有专家推测,北邙山基本被墓道给掏空了,所以经常发生地陷,滑坡等状况。

    不过就是由于,众人的眼光,总是集中在帝陵大墓上,也忽略了山上的一些古建筑。

    比如说,位置不算偏远,却不容易到达的老君庙。

    在爬山的途中,范吉安娓娓而谈:“其实北邙山上,在唐代的时候,宫阁道观很多。”

    “古人认为,千年帝都洛阳的龙脉,位于邙山翠云峰到龙门伊阙一线,南北穿过洛阳城。这也正是隋唐洛阳城的中轴线,道教祖庭上清宫就位于这条龙脉的龙头——翠云峰上。”

    “文史记载,唐高宗年间,皇帝在洛阳宫忽然有感,问侧近大臣有何古迹。老臣奏曰:皇城之北有老子祠,每祈请,立有灵感。乃敕洛阳长史谯国公许力士特建清庙,名上清宫。”

    “唐代的皇帝,认道教之祖老子为祖宗,所以当上清宫修建好了,唐高宗立即追号老子曰太上玄元皇帝,创造祠堂。”

    “所以呀,有唐一代,供奉老子的道观、宫庙,不仅是道教信仰而已,也算是皇帝的家庙、祠堂。”

    “这也为什么,唐代道观遍布天下的原因。”

    范吉安感叹道:“可惜呀,我这两天查了资料,发现老君庙应该是上清宫残留。在经历安史之乱、黄巢起义、朱温篡唐等事件之后,本该富丽堂皇的上清宫,只留下这么一点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