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梨涡就长在这个地方。
谢沉没觉出梨涡的甜,只觉出阵痛般的苦涩。他无法反驳林漓的话,更不知道该用什么理由挽留她。他的确是“有一点喜欢”,可照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一点”喜欢攻不破林漓想走的心。
林漓亲完他,放下了脚后跟,明朗地看着他笑:“你的初吻应该还在,我不抢,你送给真正喜欢的女孩儿吧。第一次是很好的,我已经血赚了。”
谢沉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他生平第一次恨自己嘴笨。
林漓尽量不让这场告别显得那么沉重和伤感,语气豪爽地说:“干嘛啊,笑一个呗,我就没怎么见你笑过,多大点事儿啊,别丧!”
谢沉一脸隐忍的神情,直到最后也没有笑。
他无比怀念今宵,因为那时他们每个人都把今宵这个小乐队当头等大事来对待。
林漓看他还是不笑,胸口不期然地泛起了密密麻麻的疼意。她本来觉得自己就一般般喜欢谢沉,但现在的反应又告诉她好像不是。
分明他们也没认识多久,没一起经历过什么大事,没你侬我侬交换心意,怎么会这样?
操。
她忽然很生自己的气,气得太阳穴狂跳。
她脱下大衣,咬牙切齿地对谢沉说:“我急着回家写卷子,先走一步。别跟我再见,再你妈的见!”
来不及等车到,她披着大衣直接冲进了雨里。
谢沉眼睁睁看着林漓跑远,目光一直延伸到高空中,心情空空荡荡。他想,现在明明不是庆江的雨季,雨为什么还是下得这样大呢?
作者有话说:
《走棋看枪》里谢沉的亲哥谢彦离家出走时,庆江正值雨季,下了暴雨,所以他才说“还是”。
感谢@谢苗与费佳 @迷楼1992 @我要当太空人 @饮啖茶食个包 @阿噗噜派噫 赞助的羊肉卷儿!
第45章 两个快乐的姜饼人
今宵四人全部没能过好这个春节。
陈楠一拿起竹笛,就习惯性地紧张,总想着得赶快把曲子吹熟,待会儿还得挤时间练吉他;
杨司乐忙活了近一年,猛地闲下来,浑身难受;
林漓作业一箩筐,破天荒地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蓬头垢面地宅在家复习;
谢沉跟着父母四处赴宴,中午和庆江的作曲协会会长一起吃饭,晚上被一堆商界大佬包围,跟他爸合作伙伴的女儿表演四手联弹,活像个卖艺的。
除夕夜阖家团圆,时间相对自由一些,杨司乐在乐队群里发新年祝福和拼手气红包,只有陈楠回复了,还返了一个红包,说杨哥大气。
杨司乐不知道该回什么。他彻底放弃了。
今宵步了陈栩的半条烟乐队的后尘,四分五裂。
第二天是大年初一,由于在庆江没什么需要拜会的近亲,杨司乐一早就跑出门去找施年玩儿。
他急需年年能量来抚慰心灵。
施年回庆江之后一直住在施正国这边,杨司乐敲门的时候他正在卧室里复健大提琴,是施正国开的门。
杨司乐一进屋便听到了琴音,并没有打扰他,而是独自坐在客厅里翻看施正国订阅的报刊。施年拉了两个多小时的琴有点口渴,出去倒水喝才发现,杨司乐神不知鬼不觉地坐在自家沙发上,不知道已经待了多久。
施正国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写剧本大纲,他端着水杯挨着杨司乐坐,在他脸上啾了一口,小声问:“怎么不进房间里找我?我都不知道你来了。”
杨司乐合上书,笑道:“怕你集中不了注意力。”
施年立刻发现了不对劲。
换作在上海那会儿,他要是主动亲了杨司乐,杨司乐至少要回亲个五倍才算完。今天他明显是心情不好,且是不好到了一定的地步,居然对他的亲亲无动于衷。
他把杨司乐拉进卧室,询问他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杨司乐觉得自己的苦恼都是陈词滥调,就没告诉他,只让他继续练琴,不用在意自己。
施年没法不在意。
他踯躅了一会儿,突然握住琴弓,凭印象拉起了谱架上的练习曲以外的歌。
杨司乐靠着床沿席地而坐,静静地凝望他的侧脸,等这首歌结束,他才捧场地说:“听出来了,是《今宵》。”
“答对了。”施年谦虚地说,“好久没拉了,有些地方可能不是很准。”
杨司乐摇头,脸色越发柔和:“准的,你记得很准。”
施年想再努把力哄哄他,又拉了一段新的旋律。可拉了没几个音,他就停下来,似乎陷入了回忆。
“刚刚的不算,我重新来。”他哼着前奏,左手跟着在琴弦上找匹配的音阶,开始第二次尝试。
这回顺畅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