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与好玩_作者:诸事皆宜(27)

2020-08-11 诸事皆宜 校园 he

“不说他了。总之!”杨司乐看了眼手表,高声道,“陈楠找个厕所找了二十分钟也该回来了,今晚的演出最重要!”

谢沉打量着周遭人群,广场舞大妈们在两米外的地方中场休息,目光齐刷刷地投在他们身上;下班的约会的遛狗的,来来往往,驻足吹江风坐着乘阴凉的,三三两两。

这里几乎没有一个人看起来像是会专程去听live house,会由衷为爵士乐、摇滚乐以及ACG歌曲喝彩的。路人们乐不乐意听,可能给出什么反应,他们三个心里全都没底。

谢沉以前从未想过自己珍贵的第一次乐队演出会是在滨江广场,会是演奏这些过去基本不可能主动找来练习的曲子。

但他还是很兴奋,兴奋到陈楠跑了八百米从一条街外的地铁公厕满头大汗地回来,杨司乐踩着底鼓给出倒计时信号,他的手都克制不住地发抖。

咚。

不远处的大街上,拥挤车流的尾灯目不暇接地流动。

咚。

身后的庆江水一去不复返。

咚。

晚风和月夜都不停留。

谢沉在深呼吸的同时,想起了杨司乐当初坚持要到大街上来演出时说的那句话。

“是啊,大家都很忙,忙着生活,忙着改变生活。所以如果我们能让一个从来不听这种歌,不看这类表演的人为我们停下脚步,那我们就已经超级无敌牛逼了。”

咚——

开始了。

在路灯以外,他们要让一个人为毫无意义的一首歌停留。

作者有话说:[1]这种梗应该挺常见的,我是学的《罗小黑战记》。不准说不好笑!我觉得好玩儿就ok,才不管你们!!!

(注:文里出现的西南方言请自行理解。友情提示,西南地区读者大声朗读相关段落可收获双倍快乐。)

(再注:我小时候对各种虾过敏,长着长着就不过敏了,但我不能肯定对豆制品过敏的人会不会这么幸运)

哎,我写这么多注释是何必,累死我了!!最后感谢@啊噗露派噫 老板为至今不知道叫啥名儿的乐队赞助的主唱,争取下章就上岗。

作者有话说:[1]这种梗应该挺常见的,我是学的《罗小黑战记》。不准说不好笑!我觉得好玩儿就ok,才不管你们!!!

(注:文里出现的西南方言请自行理解。友情提示,西南地区读者大声朗读相关段落可收获双倍快乐。)

(再注:我小时候对各种虾过敏,长着长着就不过敏了,但我不能肯定对豆制品过敏的人会不会这么幸运)

哎,我写这么多注释是何必,累死我了!!最后感谢@啊噗露派噫 老板为至今不知道叫啥名儿的乐队赞助的主唱,争取下章就上岗。

第9章 两地三事四个梦

小学四年级,谢沉趁妈妈程卉出门办事,偷偷开了电视准备看会儿动画片。结果位于少儿频道附近的音乐频道正好在放上世纪音乐现场精选,第二个高糊现场便是这首《永远等待》。

前奏一响,镜头给到贝斯手黄家强,他就什么都忘了。

忘了还有作业要交,忘了他妈妈要检查,忘了巴赫莱蒙车尔尼,忘了自己“理应”钻研的是古典音乐。

他坐在三角钢琴前,梗着脑袋看完了时长两小时的节目,脑海里全是这首歌的旋律,装不下其他的。

傍晚,他因为没把布置的练习曲弹顺,被程卉不留情面地打了三十下手板心。但他却神奇地没有像往常一样委屈到掉眼泪,甚至得绷着嘴角忍笑才勉强没有露出破绽。

那天他高兴得睡不着觉,半夜再次光着脚溜到书房,搜更多的摇滚乐队现场来看,找各种贝斯、电吉他入门的攻略帖认真做笔记。

可自从前几年,他的亲哥谢彦因为想打电竞愤而离家北上,程卉就断了他的零花钱,唯恐他有钱在手想东想西,也步了大儿子的后尘。

于是他不吃零食不买课外书,攒了足足七个月的饭钱,才终于买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把贝斯。

总价299元,还附赠一个琴包。

每周末去认识的教授家里上一对一指导课,就是他溜到琴行去练贝斯的唯一机会。

得益于程卉一直希望把小儿子培养成一名作曲家,逼他从小弹钢琴学乐理练耳朵,谢沉上手得很快,连琴行的老板都叹为观止。

但贝斯独立演奏仍有局限性,他越练越渴望能有志同道合的鼓手吉他手,可以和他一起演奏出像《永远等待》这样丰满的曲子。

小学毕业的那个夏天,琴行老板的朋友正好要自费在一家酒吧开live,他不要脸地跟老板卖萌卖了半天才让他点了头,同意带他这个未成年儿童一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