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费高额代价把动物拎回家是在设下一道关卡,给热血上头的人泼一盆冷水让他们清醒清醒, 养宠物是需要责任感的,不是养了就能抱在怀里玩其他就什么都不用管。
这个说法金丹珍接受了,温庭筠意外的没有,因为她还知道另外一份资料,宠物市场的庞大数千亿美金的大市场,有这么大的市场才是动物保护协会能在各国兴起的原因。同协会合作,那么协会就会推荐商人们的商品。但协会也不是完全只管赚钱,钱还是投入到动物身上的,也不能一刀切的说对错。
不管这件事是对还是错,动物保护协会的规矩是这样,这样的规矩也在十数年的执行下来被认为是科学可行的,那《遇见》参照的就是这个流程。想要领养要按照协会的规矩来,也因此,才有后续的回访问题,同时也发生了让人不知道说什么好的奇葩领养人。
仔细看上面的领养规则,光住房面积和收入证明就卡住了一大帮人的领养意愿,人可以住半地下,没有阳光就开灯,但动物不行。人可以住转身都困难的蜗居,动物也不行。人还可以有一顿吃一顿,动物还是不行。
这些一条一条的不行里,把那些想要领养动物的人拦在门外,但有人真的想领养怎么办?
还是那句老话,只要是人在执行的制度就没有完善的,只有相对完善,一定有漏洞可钻。
节目组拍摄回访碰上了一个找各种理由拒绝回访的人,大家都以为那人对动物做了什么不敢让他们回访。那人确实做了什么,也真的不敢让他们回访,但跟动物无关,跟钻制度漏洞有关。领养人伪造了身份,领养了一只土狗。
嗯,土狗。就是马路上随处可见的那种,土狗。
伪造身份的领养者带救助站的人去看过他的房子,是江南区的花园别墅,因为这栋别墅其他的什么财产证明救助站的人也就不看了,能住在这样房子里的人领养动物肯定能照顾好。那人说先把动物带回去适应适应,如果适应的好再把押金给救助站,适应不好他就送回救助站到时候看能不能再换。
救助站要求的押金数额不小,押金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赚钱的,只要对动物好就行,工作人员也就没想太多。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属于公益性质,流动性还蛮大的,押金是两个月就退还,后续接手的人以为退了,前面的人以为交了,这件事就这么岔过去了。
可领养人的身份是伪造的,他给小狗拍的在别墅的花园里玩的图片是因为他母亲在那家做保洁,他可以趁着主人不在的时候进去晃一圈。面对义工他能以今天出差、明天不在家、后天家里有客人等理由用照片拖延回访,可面对节目组他不行。
不管他找什么理由节目组都能挡回去,家里没人可以等人回来,今天不方便就明天,实在不行半夜他们也能接受。节目组要拍的是动物,不是人的生活,更无所谓什么房子问题,其实不在那个房子都行,只是那人自己没反应过来,就这么一直拖着,拖到温庭筠让人去暗访。
暗访的结果是那家根本就不养狗,也没有这号人。刚开始去暗访的几个人都怒了,以为那人骗了狗去干什么,负责对接的义工却说那人感觉还不错,而且前不久才传了狗狗的视频,狗狗可开心了一点问题都没有,应该不会的。
事情卡在这里,温庭筠让义工联系那人,就说他们下午两点上门,然后让义工关机。金丹珍问她打算做什么,温庭筠说试试看那人到底是故意找麻烦,还是有什么难言之隐。义工既然说看到了狗的视频,代表那人没对狗做什么奇怪的事情,要不然也不用发视频。如果说狗种很珍贵,那人好歹也是什么目的性的,可土狗街边常见,何必呢。
下午带着人和机器出发去堵说谎者的温庭筠和金丹珍,有幸见识了一下无知和荒谬的底线,这个故事也完完整整的被剪辑到了节目里,即搞笑又心酸,还有点为对方能蠢到这个地步的唏嘘。
温庭筠他们见到对方的时候,那人鬼鬼祟祟的蹲在街角往那栋别墅的方向看,要不是见过那人的义工眼尖都没人发现他。义工叫了声停车,就是他!车都没停稳,义工、作家和FD就开门冲了下去,摄像扛起机器追在后面,那人撒腿就跑,金丹珍慢吞吞的下车,温庭筠坐在车上闭目养神动都没动,有点困,昨天没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