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小圆呢,她在这里吗?我怎么觉得应该先见见小圆再去看军犬表演呢。骆芷兰突然停下脚步。
哎呀,你忙什么,小圆嫂子这会正忙着呢,难道我对你不构成吸引力吗?卓然边示意她继续跟自己走边说,唯恐她不肯前往的样子。
吸引力?骆芷兰下意识地打量了一下这位武警少校,他确实足够有魅力,高高的个子,挺拔的身姿,走起路来虎虎生威……嗯,真的不错。她想。她其实是在童年的时候就喜欢军人。记得当时只有四五岁,外婆家那个村里的青年点还没有撤,有些部队也在附近驻扎。那年深秋,百无聊赖的骆芷兰坐在外婆家的大门口,一只胳膊下夹着一只大公鸡,看着远山胡思乱想。想什么她早已忘怀。那个年纪,本就是个思想过于发散的年纪。要不然她怎么会和两只大公鸡结下深厚的“情谊”,以至于时常抱着它们神思飘远。
这时,一位身着绿色军装的军人来到近前,他见一个小女孩坐在高高的门槛上出神,状似忧伤,便俯下身子,用纯正的、带有明显金属音的普通话问道:小姑娘,你怎么一个人坐在这里?那时候,像她这样的孩子都称呼军人为解放军叔叔。解放军叔叔在过去的时间里做过的轰轰烈烈的大事,她是有所耳闻的。解放军,在她的心里就是神一样的人物,在此听到解放军叔叔跟自己说话,她激动万分,忙说没事,只是坐坐。
解放军叔叔就从衣袋里掏出了几块糖,塞到她手中说,回家吧,小姑娘,去找你家大人。
那时候解放军叔叔好像都有糖,那时候的小孩子也都喜欢糖。幼年骆芷兰拿着解放军叔叔给的糖,喜滋滋地就去找外婆了。外婆觉得很奇怪,因为路过村里的解放军不少,却极少听到过谁会给一个孩子糖块的。于是外婆认为,是自己的外孙女长得可人。
20世纪80年代中期,骆芷兰在街上遇见一个邻居的儿子,他参军未久,但却领回一位如花似玉的姑娘。当他穿着军装,英姿飒爽地在村里现身时,村里老老少少都赞美说,这家的儿子真出息,当兵了,还领回了漂亮姑娘。于是她当年就很羡慕那个被领回的姑娘,甚至做过有关嫁给军人的梦。
想到这些往事的时候,骆芷兰突然对着身边的卓然问道:你有糖吗,解放军叔叔?
卓然先是愣了,虽然,他是武警部队的军人,平素称为警官,但实际上,他们是穿着警服的军人,隶属于正规部队。所以她叫自己解放军不算错。但,这个女孩跟自己要糖是啥意思?
我没有糖,但是我可以带你去买。他说。
骆芷兰笑了,她说,我逗你呢。我只是想起第一个我见过的军人给过我糖果,那些糖果虽然后来不知是放到未知角落了,还是被外婆家的猫狗吃掉了,但我真的保存过很久。我不知道它们是不是和通常的糖一样的甜。
噢,我有些明白了。卓然说,你是不是觉得军人和普通人不一样,所以他们的糖也是不一样的?
骆芷兰点点头说,嗯。你们在我眼里的形象有些高大,甚至有些崇高、神秘。
那么,我愿意走下神坛,和你站在一起,卓然笑说,军人其实没什么特别,除了自身的使命特殊之外。
但我还是觉得军人很特别。骆芷兰说。
在我眼里,你们记者也很神秘。卓然说。尤其是你,身上有一种气质,说不出来,但是很吸引……人。他顿了一下。
听到卓然说自己神秘,骆芷兰灵机一动,就“顺杆爬”,说起了自己的往事。她说自己小时候就跟现在一样,长得不太漂亮,但好像有些文静。于是,一到外婆家去,村里就有个傻子老是追随着她。并且每次遇见都会笑着在后边说:这小姑娘真好看。后来,她长大了,这个傻子老了,再见时,已经认不出她了,但仍然会对她侧目,眼里还是早先的“仰慕之情”。
卓然听到这里已经忍不住大笑起来。他说,芷兰,你知道不,你讲的这段故事的中心思想是,你的魅力吸引的竟然是个傻子!
骆芷兰很生气,她确实没想到自己的这段回忆会有这样的效果,但她不甘心被嘲笑,反驳说,你刚才不是说,我很吸引你吗?你和这个傻子有异曲同工之妙。
原来是这样啊。卓然没想到她竟反败为胜,他说,好,算我刚才没说。不过我啥时候说过你吸引我?
骆芷兰不回答她,她继续回忆说,那一年,我上小学一年级。我放学回家的路上,会经过一户人家的有着木栅栏的院子。栅栏里面种着大片的洋姑娘。秋天的时候,姑娘黄灿灿的,发着甜香。同学们走到那里都挪不动脚步了。我在中间位置,路又窄,走不了,只好站在那里等他们走。可是这时,那户人家里的主人突然出现了,是个二十多岁的姐姐。她开始给大家发洋姑娘。每个人分几个。到我这里的时候,本来不想拿,可是姐姐硬塞到手里,还说,这个小姑娘长得真好看,多给你几个。于是,她给了我一大把。我不住地说谢谢,谢谢。然后把那么多的甜姑娘拿回了家。父母以为我是不告而拿之,有些生气,他们平素对我的教育很严格,绝对不允许随便拿人家的东西的。我只好委屈地说,那户人家的姐姐说我长得好看就给了这么多。母亲当时就有些吃惊,她不相信长得好看还会有这样的效果。但我反复解释,说不信你可以去问问。母亲才不追问。那时候,洋姑娘并不多见,人们能吃到它实属幸事。但我就吃到了,而且没有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