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离和青让也给师父上香。
“舞狮没有绝迹,在佛山,还有好多人呢。”伏城的心情也大不一样,经历了一次比赛,沉稳多了,“你放心吧,以后我一定好好练,努力把班子撑起来。只要有人,舞狮就不会被忘记。我现在也懂了你的苦心,以后会控制自己,过得自律些,把体重压低。你说过,舞狮不是一个人的事,要学会给搭档减负担。”
蒋白把白色的花篮摆在墓碑上。“你又不是负担,我举得起来。”
“那我也得控制。”伏城给爸爸的坟前倒了一杯二锅头,“我爸是狮头,我也是,这是我们狮子头的责任。”
回来的路上,大家补了一觉,冬天似乎总容易犯困,前阵子又精神紧张。快到伏家班的小院,蒋白先醒,他赶紧把3个师弟叫起来,让他们缓缓,免得一睡醒就下车,吹风着凉。
只是心里总有点事过不去,越来越想探究以前的记忆。没有照片,也没有视频,那些美好估计全都找不回来。
“小城啊,你可回来了。”伏家班旁边是个小卖部,“街道有你的包裹,好大一个呢,上周就到了,快去领快去领!”
“我的?”伏城打个哈欠,不应该啊,伏家班的地址谁也不知道。
可他还是带着师哥师弟去取了,这一片都是平房,没有快递包裹送到门口的概念,全部都到街道去取。
一个大屋子,街道的人领伏城进去,好家伙,多亏他们4个人来的,一个人绝对拿不动。
“这什么啊?”伏城好奇,直接在屋里手拆包裹,看看再说。
蒋白有一条胳膊不能动,邱离和青让帮着拆。3个人暴风一样拆开纸箱,露出一角。
是十几本书,每本都有两张A4纸那么大,还有许多纪念品,另外是一封信。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实精选……”伏城拿出一本来,光一本书就有5厘米厚,还是硬皮精装,“谁给我寄书了?”
邱离也在回忆。“不应该啊,让让,你没把伏家班地址告诉别人吧?不会是你爸妈寄的?”
“不可能,他们才不寄书呢。”青让摇摇头,突然触电一样,“等等……纪实精选……不会吧?是他们!”
邱离翻着板儿砖一样重的书,猛一抬头。“不会吧?真是他们?”
第131章 正文完结章——回来了
这是什么?蒋白把书一股脑儿倒出来, 一共14本,每一本都沉得拿不住。有点大英百科全书的意思。
伏城坐在地上发呆,看着那些封面, 用手轻轻地摸。邱离和青让也不吭声了, 聚精会神地翻书, 谁也不说话。
蒋白被搅得一头雾水,只随意拿起一本来,也不知道是不是冥冥中的缘分,介绍的内容刚好是潮汕英歌舞。这是潮汕的传统, 大街小巷打起来很是威猛,甚至吓哭过小孩, 蒋白在医院复健的那段日子, 医生给他看过,试图让他想起小时候的记忆。
可是完完全全没想起来,现在再翻开, 在专业镜头中,英歌舞更是气势逼人犹如鬼神。毕竟,这本就不是温柔的舞蹈。
为什么会有人给伏家班寄这些?蒋白一页页翻着。肯定是有什么事,3个师弟都记着,唯独自己想不起来。
“走吧。”伏城却站起来, “先把东西带回院里去。大家小心点, 这东西挺沉的。”
书又被装回大纸箱,非常沉,几十斤,蒋白办理签收,在街道办事员手里的表格里签了师弟的名字。4个人每人一个角,把一箱子书扛了回来。
“这个……”进了院, 蒋白找地方让师弟们放下它,“真挺沉的,这个是什么啊?”
邱离第一个蹲下继续翻书,不是认真阅读而是流水账式的浏览,这一本翻完就去看下一本了。“这个啊,7年前了吧?”
“嗯,那年我记得我刚过完11岁生日。”青让说,“这个是一个大导演的纪录片,只不过……早就忘了,还以为他没拍成,没想他真坚持下来了。”
纪录片?蒋白在记忆里找不到丝毫印象。
伏城也在翻书,一本接一本地翻,直到翻到一页突然停下,两只手瘫开在书面上,找到了。
蒋白蹲下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类,醒狮。
“没想到那个导演说的是真的。”伏城喃喃自语像说梦话,“那年咱们才……11岁。”
“那年春天,4月底的时候,突然来了许多人,想要采访师父。”青让在后面说,一下把时光拖退了好几年,“他们有工作证件和专业设备,是电视台一个剧组,想要拍纪录片,把中国的非遗文化全部录下来。”
伏城抬起头听,那年那些人说这些话的时候,自己还不懂纪录片的意义。自己在桩上问,你们要拍多久啊,那些人中年龄最大的说,估计要拍很久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