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1982_作者:酱汁鲑鱼(101)

2020-10-19 酱汁鲑鱼

用两种不同的计量方法逼近求差之后,他举起一个被命名为“索洛剩余”的垃圾桶说:“看,技术进步果然存在。”(这一段戏说,“索洛剩余”挺重要的,看看就好了)

三年之后,罗默在《收益递增经济增长模型》中提出了自己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对索洛经济增长理论进行了超越。这个模型较为系统地分析了知识与技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突出了研究与开发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有其实际价值。

陈许现在做的事,就是让这个理论早一点面世。

“我这人心善,见不得这么好的理论那么晚出来。”

陈许在图书馆里呆坐了一上午,突然露出慈父的笑容,不禁笑出声来。

对面的女同学被吓了一跳,看了下周围,幸好现在光天化日之下,人还挺多,他也不能做什么。

女同学好奇的伸了伸脖子看陈许在干什么。

只见陈许直接翻到稿纸的最后一页,用流畅的英文、孩子的笔体写下结论:

“……将技术进步视为外生给定的或通过描述的方式进行内生化的不完善的模型,既不能进行福利分析又不能给出诸如增长率下降或人均产出收敛的实证含义。

本文发展的模型部分地填补了这一理论空白。为了分析的方便,该模型限制在物质资本内生积累而知识不进行积累的极端情形。但是,一旦基本模型的含义明确,就很容易将其它状态变量包括进来。运用我们在这里提出的分析框架,可以轻松地推导出既具有知识的边际生产率递增、又有物质资本边际生产率递减的模型的含义……”

论文题目还没编,就直接写下结论!骚还是你骚。屏幕前的论文党留下羡慕的泪水……

女同学一直看着陈许写了两页的英文,每一个单词她都懂,放一起就不懂了。

唯一能看懂的就是对面这个男生智慧的光芒。

她又看了一下周围,心里突然不满:“哎呀,怎么这么多人!”

论文的结构很有条理,陈许先是简要回顾了递增收益对解释长期增长是非常重要的思想的历史,并描述了妨碍形成递增收益的正规模型的一些概念上的困难。

然后提出了一个两期模型,以揭示用于分析存在外部性和递增收益的均衡的工具。之后扩展性地提出了一个无限期界和连续时间的模型。

中间会掺插一些支持模型的经验证据,陈许在高盛提供的《全美经济数据统计年鉴》中找到了相关的数据。

这数据抄起来挺麻烦,计算起来也挺麻烦,最好能找台苹果机。这么一来,陈许只好暂时搁置了实证这一部分。

至于其他推导和论述的部分,陈许抄的那叫个不亦乐乎!

到了中午,陈许独自去食堂吃饭,正准备吃完继续回图书馆钻研学术,李文学坐到了对面。

“大事不好了?”李文学一脸严肃。

“怎么了?”陈许莫名紧张。

“搞校园刊物,买纸买墨都要钱,我们没钱。”

陈许擦了擦汗:“你社团名字想好了吗?人够了吗?”

“暂时还没想好。”李文学说,“这不是来找你商量了吗?”

陈许这下倒是没法推脱,灵机一动:“你认识计算机系的学生吗?”

“认识啊。”

“介绍我认识认识被,我找他帮个忙。”陈许说。

“我就是学计算机的,”李文学说,“机器语言我玩的贼溜。”

这还真是出乎陈许意料,这名字还以为他是中文系的呢!不过想想喜欢科幻,学计算机也说得通。

“这样吧,你帮我一个忙,我帮你把社团建起来。”

“行啊,什么忙?”

陈许把李文学带回图书馆,将用到的数据指给李文学看:“把这几页帮我抄下来。”

然后又把模型公式递给李文学:“我需要用计算机将这些数据代入公式求出参数,具体的实现过程我也不懂,只有靠你了。”

李文学看了看公式和数据,拍了拍胸脯:“没有问题,这两天我就帮你搞定。”

陈许没想到事情进展得这么容易,拍了拍李文学的肩膀:“招人不敢说,经费看我的。”

但说实话,经费暂时还不知道从哪里弄,招够四个人还是蛮容易的。当晚陈许就想把吴材给拉了进来,吴材本来还挺想进来,一听徐画晴也在社团里面,死活不乐意。陈许没办法,只好拉了魏飞捷。

陈许第二天继续在图书馆完善最后的部分,嗯,本来应该最先写的引言部分。

“……在排除了外生技术进步的同时,这里提出的模型可以被视为一个内生技术进步的均衡模型,其中长期增长主要由向前看的、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的知识积累所驱动。将知识作为资本主要形式的这一强调,意味着标准总量增长模型的自然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