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会。”陈许正了正色,站在正厅门口一喊。
众人除了卞千秋之外,立马放下手中的“工作”,整理妥当,到了右厢房的会议室里一一坐好。而卞千秋则老老实实继续呆在正厅复习功课。
陈许手上提着个黑色大皮包,鼓囊囊的,瞧不出里面什么东西。这个黑色大皮包颇有来历,搁三十年之后,它上面还会多印上几个字,比如说“xx农村信用社存款过亿客户纪念包”之类的。
他走到前台,清了清嗓子,正式发话:“在各位同志的努力下,第一批杂志已经顺利在印刷厂下线这离不开大家这么多天来的努力。”
“虽然三个月试用期还没到,但是我们商量了一下,还是提前给大家转正了。”陈许拿出一大摞红包,上面又写上了人名字,所以不会发错。
“也快过年了,今年年底单位的晚会就不搞了。给大家发发实惠的,除了工资之外,另外根据我们对大家的观察,发了奖金。礼品、福利之类的年前会另算,下面我念叨名字的上台来拿一下。”
现在杂志社的员工除了陈许三人之外,大概还有十二三号人。其中七人都是之前跑广告的,以后会陆续安排和各地区出版社、邮政系统的对接工作。
这里面除了井妙竹和邢飞鸿需要给足招聘启事中说好的三百月薪之外,其他的目前都是一百月薪,这也是提前说好的。另外的五六位文劼带过来的编辑也都是一样一百月薪。
反正在陈许看来,大家都挺满意。就算有觉得不公平的,也不会想辞职。
红包其实就是两个月工资,所以一个个都鼓囊囊的。井妙竹和邢飞鸿的红包里面还夹着两张存折,所以厚度看起来也并不突兀。
“还有两天就是周末了,杂志社决定组织团建,大家可以多带两位家属,今年就近,在这首都城里吃好玩好,再去爬爬八达岭。”
“好。”桌下又想起了震耳欲聋的掌声。
这次团建,陈许还加了些私货,把之前参与帮忙的高一玮、李文学两伙人都叫上了。毕竟一直没给别人报酬,文劼和任双自然是双手同意。
四点半,杂志社下班,员工相继骑着自行车离开。
夕阳下金色的光穿过胡同里,照射在四合院上,在视野里形成奇异的色彩。
又有几个工人在四合院门口忙活,敲敲打打。
几个小脚老太婆又过来查探敌情:“同志,你们这又是做什么?”
“挂招牌。”
几个小脚老太太一看,在“人家胡同”的铭牌边上,又挂了一个长长的招牌——“人间真实编辑部”。
“为什么是人间真实呢?”
“我们路过的是人间,经历的全是真实。”
……“为什么不叫《武侠世界》编辑部?”文劼继续问。
“因为我们的前方不仅仅只有《武侠世界》,还有人间百态、星辰大海。”陈许同学解释道。
小脚老太太们离开陈许的四合院,继续在胡同里游荡。这个时候,胡同巷子里再也看不见什么顽主的踪影,这些装逼的一碰到真牛逼的,才知道他们全是纸老虎。
北风忽的一吹,院子里那颗已经秃了的槐树,哗哗一阵作响。文劼和任双也走了,整个院子里只剩下陈许一人发呆愣神。
……
“走,请你们去爬山。”
陈许隔日一个个联络同学,自然没有谁不乐意的,全都表示同意。
第三天一大早,一行人拖家带口小三十号去了八达岭。
这个季节的八达岭,即便寒风刺骨,也挡不住各地游客的热情,长城之上依旧是人挤人,身子互相遮掩,倒是抵御了不少寒风。
文劼迷上了摄影,拿着陈许的相机当上了摄影师,给每个人都拍了照。如果不是自己也要拍照,他都舍不得吧相机交给别人。
八达岭长城如一条蜿蜒起伏的玉带,绵延盘旋在崇山峻岭之上,气势恢宏,远方碧空如洗,
以文劼为首的有些文化的几位不禁开始借景怀古。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八达高坡百尺强,迳连大漠去荒荒。”……
也亏是没有笔墨,要不然他们怎么也在长城砖块上写上几行,类似“文劼到此一游”之类的。
当然,有文化那叫留存墨宝,没文化那就叫没素质了。
“你看这砖,它又长又宽。”
李文学、徐画晴在一旁听着坐在台阶上的陈许哼着怪异的调子,好奇的问:“唱啥呢?”
“你看长城这砖咋样?”陈许不回答,神神叨叨。
“长城,自然是古人之伟业。听说,美国宇航员在太空上,能看到的唯一人造物就是长城。”李文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