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1982_作者:酱汁鲑鱼(165)

2020-10-19 酱汁鲑鱼

而陈许除了偶尔出谋划策之外,则在香江设立了自己的对冲基金、pe基金。不断地给登峰提供发展资金的过程中,也在扩张自己的事业版图。

单单旗下一个REITS基金就让陈许成了香港第四大地主,更不要说内地主场,陈许如何深度策划城市建设了。

而基金所管辖的芯片领域,也是无数重生人士向往征服的巅峰吧。

谁能想到到2020年的时候,论及市值,芯片里面的老大是台积电呢?之后是英伟达、三星,而知名度最高的Intel只能排到第四。

巴统协议摆在那里,即便陈许先知先觉,也只能小心翼翼地破局,此时早早入局asml根本无用,那样asml难免也会沦为尼康的下场,总而言之,独立自主,自立根深才是王道。还不如扶持扶持华大九天这样的eda公司,南大光电这样的光刻胶公司,中芯国际这样的代工厂…

幸好,陈许逢低谷介入的苹果公司,即便没有乔布斯,也仍在轨迹之中。它的存在足以让任何一家芯片厂商发达起来。中途即便有些许波折,也还算顺利。

陈许这一回,也不枉此生了!

……

1985年春。

陈许还在四合院里忙忙碌碌的时候,卞千秋拿着一沓稿纸走了进来。

“陈许哥,我的小说写好了?”

“小说?”陈许拍了拍脑袋,“想起来了,就是那篇没有写完的武侠是吗?”

“对啊!”

“叫什么名字?”

“《长剑为碑》。”

陈许放下手中的活,接过稿纸仔细地看了起来:

我走过山时,山不说话,

我路过海时,海不说话,

小毛驴滴滴答答,倚天剑伴我走天涯。

大家都说我因为喜欢峨眉山上的云和霞像极了十六岁那年的烟花,才在峨嵋山上当作家,

其实我只是喜欢这里的纸和笔,

那让我想起十五岁昏黄灯光中的他

……

ps:

诸位,对不住,这本书得割了。

今日多方询问之后,得知这本书算是彻底扑街,以目前的状况也不用想着以后推荐什么的了。

订阅更是惨不忍睹,盗版商都懒得理我。我都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难过。

以上的内容也不算是大纲吧,就是心里设想的陈许后期的一些规划,交代了一下感情线,就over了。

这本书的问题在各位提点之下,我自己也反思了,就是因为没大纲,即便开头故事线收回来了,也浪费了新生读者宝贵的阅读时间。

商业写作真是容不得半点马虎,我低估了网文的难度。甚至这本书是脱离我本意的,毕竟我是学金融的,本来就像写一些二级市场、一级市场的东西,谁知道半路写到快消品,又得去看书,也是醉了。

第一次写到上架,也算有收获了。

最后,要特别感谢追订自此的各位,尤其是INK9438和逆天之者两位学徒,以及所有订阅的、推荐票支持和收藏支持的各位。

有缘再见!

之后可能还会写一本吧,可能是香港。如果对我还抱有期待的读者可以迟一些取消收藏,到时候会单章通知。

写书期间倒是也翻了不少书,找一些比较好的、容易懂的推荐给大家:

《鞋狗》

耐克菲尔·奈特个人回忆录,其实比较少提到竞争、战略方向的东西,但是个人在奋斗中的感悟也值得一看了

《一胜九败》

柳井正自传,即便是快消品,也各有不同,Zara重在强大的买手团队,小量快速迭代,优衣库则注重面料,爆款取胜,摇粒绒、HEATTECH……

《金龙鱼背后的粮油帝国》

外延式并购如何决定市场格局,每一次危及都是企业扩张的绝佳时刻

《我在碧桂园1000天》

绝版书籍,自己找,一上市就被全部买回销毁,本来想把大门牙写活的

《亚洲教父》

对东南亚各类大亨的辛辣嘲讽

《门口的野蛮人》《资本之王》《新金融资本》

杠杆收购类

《红筹博弈》、《股权战争》

作者同样是《新财富》资深编辑,多年前揭开“明天系”(魏少学原型)的人

《高频交易》

对冲基金如何作弊

《光变》

京东方企业史,对三星电子逆周期操作有深入探讨

《香港地产业百年》《香港企业并购经典》《香港金融业百年》《香港股市》《承先启后》

冯邦彦作品,香港必读

《八零年代:中国经济学人的光荣与梦想》

很多书中原型,不多说了

《深圳经济特区年谱》《我的故乡在八十年代》

都是为了塑造年代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