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站了,小兄弟,我最后问你一次,你真的不和我干?”马绍宏最后看了看陈永安。
“不了不了,我来南方是准备待在这边见见世面,明天还得回家继续准备高考。”陈永安再次摆了摆手。
最后一顿午饭,陈永安取出杜青玉准备的炒面。小心翼翼地舀出两大勺,用热水冲了一大碗,筷子搅拌均匀,香味扑面而来。
“再来一点。”陈永安看了看马绍宏。
“不了,你吃吧,这东西吃多了火大。”
火车在傍晚时分进了站,听马绍宏说,后面还有坐大巴过边防。两人一直坐在火车站广场等待,不时有鬼头鬼脑的人过来凑近乎,都被马绍宏一一打发走。
中午吃了一大碗炒面确实上火,陈永安仰着头喝完水壶里的最后一滴水。
“吃炒面口渴了吧。”马绍宏打开行李箱,从自己的行李箱里取出一瓶矿泉水递给陈永安,“喝吧,这可是香江进口的稀罕玩意。”
“是吗?谢谢。”
陈永安看着塑料瓶也十分稀罕,不疑有它,打开瓶盖就将水往喉咙里灌。
“咕嘟……咕嘟……”
高一玮放下空空而已的茶杯,又打了个嗝,大喊一声:“爽。”
陈许皱了皱鼻子,看了看周围,靠近的几位全部表情严肃,屏住呼吸:“你是不是又在放屁?”
“我已经很控制了,都没出响。”高一玮委屈说。
“麻烦你下次不要控制,让我先有个心理准备。”
似乎是一个滑稽的笑点,旁边的几人忍不住笑了起来。
正说着,肩上头上散落着雪花的徐广峰推门进了图书室:“陈许,你的论文有回信了。”
“这么快?”
陈许有些惊喜,他接过徐广峰递过来的一个大的厚厚的信封,用剪刀裁开。
信封里面一份样刊、一张文章录用通知还有一张面值五十二元三角三分的汇款单。
《一种偏微分方程在经济史当中的研究——以安城历史上商品物价变动为例》无论如何都堪当不了封面文章的,在杂志的倒数第二篇凑数。
“编者按”一针见血地指出文章数据不够,结论存疑,唯一有新意的是数学工具在经济史当中的引用,但是如果复制使用,依然要面临历史上大量残缺数据的整理清洗工作。
简而言之,就是目前的状况下有些鸡肋,取之无用,弃之可惜。
陈许一度怀疑,可能是现在可供发表的论文太少了,所以才会发表的这么快,而不是什么质量过硬的缘故。
他也并不失望,将杂志递给好奇围观的陆大有、杜成松,独自在灯光下抖了抖汇款单,这可是他爸一个多月的工资。
第一笔私房钱get!
“厉害。”高一玮要过杂志翻了翻,“字我都认识,加起来就看不懂了。”
陈许并不想在这方向引起太多的注意,特意嘱咐小组成员保持低调。
第二天,在学校里早已拥有特权的陈许又翘了课,直奔陈彦中办公室。他随身带着样刊和文章录用通知,又拎着陈贤特意让许媛蒸好的一大口袋菱角茎肉馅包子以及大伯家里送过来的三十多颗鸡蛋。
办公室里火炉烧得暖暖的,陈彦中将陈许迎进了门。
“带这么多东西干什么?”陈彦中有些不高兴,“别人看见了怕是会觉得我收了好处才关照你的。”
“别人的嘴是怎么都堵不住的。”陈许笑着说,“而且,这次来是特地来向您拜师的。”
“之前一直没提,是觉得自己也没有太拿得出手的成绩。这次论文一下来,就急冲冲准备一些拜师礼过来了。”
“你我之间不必多礼。”之前一直碍于面子不好主动提及,这下就说到陈彦中的心坎里,“这个包子我就收下了,以后当早餐吃,里面什么馅的?”
“菱角茎肉馅的。”
“加了冻猪皮了吗?”
“加了。油也是现熬的猪油。”
“那个,陈许。我桌子后面有一个小锅拿过来,先蒸两个包子给我尝一尝。”陈彦中指派着陈许,“我在外地从未吃过这种包子,唯二两次都是在你爷爷家吃的,你爷爷也是抠门,后来蒸包子就再也没和我客气过。”
“还有这种事?我下次让我妈继续蒸。”陈许照着指示拿了锅,添了水,蒸上包子。
包子蒸上了,开始谈论正事。
“陈许,虽然我不知道你的上限如何,但是你对经济的敏感程度不论是宏观还是微观我生平仅见。你拜我做老师,我是非常高兴的。”陈彦中坐在沙发上端着空杯子让陈许续了热水,“在此之前,我有必要跟你说说你的师兄们,我这辈子不算大学里教的学生,嫡系的包括徐广峰在内有五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