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战隼_作者:步枪(1130)

2020-12-13 步枪

张雪阳三位也有宝贵的心得,比如在戴舰的见闻,这些是多少钱都买不到的。

以李战为主的这些心得未来势必会形成多篇论文和详细的指导性作战训练教材,这对起步阶段的中国海军航母作战部队来说非常的珍贵,而且不局限于舰载航空兵部队。

如果不是考虑到训练任务繁重,上级会派出大量的调研组各种专家把李战身上的宝贝都挖出来,并且一定会让李战承担大量的教研任务。上级越来越认识到要让李战发挥更大的作用的话,不能只让他在一线开飞机了,教研方面急需这样的人才。

不过老陈头知道李战的心思都在一线作战这一块,所以才顶住了压力,同时做出了折中的方案,让李战利用闲暇时间做战术教研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为理论专家们提供实战经验和研究素材。

当初空司心一软把李战放到了海航,这会儿肠子都悔绿了。空司的big leader说“空军需要一百个李战。”空司宁愿给海航一百个姚东明也不愿意放弃一个李战。可惜档案已经到了海司,空司已经是无力回天了。能做的只能是抓住“李战是空军人才库成员”这一层关系——军功章有我们的一半啊!

恢复训练之后,李战带着张雪阳、曹复飞、唐磊磊三人继续以试验小组的名义进行高阶阻拦着舰训练办法的研究,结合赴法军事交流的收获速度飞快的推进着。之前李战没有任何职务,搞这样的试验比较麻烦,需要老陈头等领导帮着协调,现在他光荣担任飞鲨部队副教头了,以前需要协调的事情他现在一个命令下去就能搞掂,实战训练研究的速度自然也就快了一些。

留给飞鲨部队这批“第一个吃螃蟹”的飞行员们的时间不多了,九月份要全员达到上舰标准,满打满算就五十来天的时间了。为了争取时间,李战和老陈头商量之后采取了分组训练的方式,把所有准飞鲨们分成了三个训练小组。

高级训练小组、中级训练小组、初级训练小组。也就是说部队基本上认可并且采取了李战一早就提出来的方案,只有这么做才能确保每一名准飞鲨都能得到最适合自己的训练难度。

毫无疑问,高级训练小组是要打头阵的,他们不但要不断挑战更高的难度,同时肩负着先进带落后的任务,这样可以把进步较快的准飞鲨们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实际上这是我军的老传统了,而且是极具威力的好传统,核裂变一般的效果。

一拖二二拖四四拖八……

莫仁安和老陈头把李战等四人塞进赴法军事交流代表队里的初衷是让他们这些已经远远走在前面的尖子去见识一下世面学习学习外军的先进经验,因为部队现阶段的训练难度对他们来说能起的效果已经很小,而部队又没有足够的资源另外开设一个单独的训练课程。

结果大家都想不到李战取得如此亮瞎世界人民眼睛的战果,因此带来的是海司也感受到了鼓舞和压力,自然而然的压力传到了沈霍伊,直接的结果就是沈霍伊一口气交付了三架歼-15,于是开设高级课程的飞机有了……

新交付的三架歼-15成了高级训练小组的用机,而037号歼-7GGH则成了初级训练小组的用机,从李战的备份机沦为了公交车——谁都可以上。

再开回歼-15,李战对舰载战斗机的感受就越发的深刻了。

针对部队内部地舰载战斗机存在的一些争论,他旗帜鲜明的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他在高级训练小组的理论课上对大家说,“世界上能够称之为第三代主力舰载战斗机的有三种,一种是我们正在使用的歼十五,与俄罗斯的苏三三系出同源,归为一种。自F-14退役后,第三代重型舰载战斗机的大旗就只有咱们的歼十五和俄罗斯的苏三三才能扛起来了。”

“除此之外还有两种第三代主力舰载战斗机,大黄蜂和阵风,这两种机型是同一量级,最大起飞重量都在二十三吨左右,是中型舰载战斗机。但是,超级大黄蜂的最大起飞重量达到了三十吨,而法国人打算给阵风M换发动机,使其的最大起飞重量达到二十六七吨的级别。”

“说明什么?说明经过那么多年的实战使用,美海军和法海军的共同结论就是重型舰载战斗机才更加的符合现代战争提出的要求。别忘了,我们的歼十五在使用滑跃起飞方式的时侯起飞重量比不上超级大黄蜂和阵风M。海上空中作战的特点是第二次打击决胜,大家都是研究过二战期间美军和日军在太平洋上的历次战役的,最明显的是中途岛海战。抛除情报战线的领先优势,美军迅速形成第二次打击能力是他们取胜的关键。换言之,载弹更多滞空时间更长的一方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