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战隼_作者:步枪(1375)

2020-12-13 步枪

“首长,我明白了。”那位年轻的飞行员兴奋地说,“您的意思是指,对天气保持密切关注才是关键。”

“是的,依然是有多种气象条件是我们无法对天气做出准确预测的,时刻关注变化提前采取预防措施是最好的办法。”李战点头说。

“那咱们今晚的飞行要多加点小心了。”另一名飞行员说。

李战笑道,“每一次飞行都要加点小心,大家要有一个意识,只要起飞升空就等于进入了战场,咱们能完全控制战场环境吗,显然是不能的,所以最好的办法是提高警惕多加小心。”

“我曾经对我的部队说,大家要树立这样一个意识,那就是升空即作战,放弃幻想准备打仗。部队应当具备这样的意识。”

大家激动地鼓掌,好些飞行员心里想着,要是这位传奇飞行员是自己部队的领导就好了,说话实际接地气,教学方式很新颖更容易被接受,最重要的是军事素质太强了,非常的全面。

一些知道内情的老飞行员只能是略苦涩的笑了,当年要不是因为已经调走的齐宏师长,李战估计还在二师工作呢。

二师乃至广空一致认为调走李战是一个非常错误的决定,直接让广空部队失去了一个更上一层楼的绝好机会。看看兰空,就因为来了一个李战,全军首个空防基地放在了北库,就因为一个李战,曾经的破烂王师摇身一变成了一线重点王牌,而且还不是一般的王牌,是把许多王牌摁在地上摩擦的王牌。

李战带来的影响太巨大了。

尤其是赴外军事交流带了一身的战绩回来之后,所有人都必须要正视李战成为传奇飞行员的事实了。海军之所以给予李战许多破例的奖励和待遇,正是因为当时的李战是海军飞行员。

空军培养了李战,但是李战取得最大成就的时候是在海军工作期间,包括打击西太海盗的军事行动。可以说海军是被天上掉下的馅饼给砸中了。空军要把李战要回去,海军这边不好说什么更不好强扣着李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两件事。

空军:老弟,你捡了大便宜了,人该还我了吧?

海军:哥你说了算。

李战一回来空军这边就安排他在外面跑了小半年,然后放到四代机试飞小组那边去,显然是在下一盘大棋做一篇大文章的。上面领导估计是做好准备要把李战再榨几个赴外军事交流、打击西太海盗这样的超级战绩出来。

下午18时整,太阳完全落山之前的一刻钟里,出动信号再一次打出,没有解除一等转进的部队迅速开始运作起来。同样是两个分队,歼-10A分队和歼-11B分队,李战同样是最后一个起飞最后一个射击,于成林同样是驾驶歼-11BS起飞,不过他的任务变成了保障空中拍摄,同时兼顾空中指挥。

声势浩大的跨昼夜实弹射击训练拉开了序幕。战鹰呼啸着刺破夜空的声音彼起此伏,起落架灯大亮着,航灯爆闪着,发动机喷吐出长长的尾焰一道又一道。

机群在入夜后返航,西县场站开始了夜间密集回收战机,随即对这样进行紧急保障,加注燃油补充弹药机械检查等,飞行员现场待命,完成战地保障工作之后迅速起飞继续进行实弹射击训练。

二师把跨昼夜实弹射击训练的重点放在了夜间部分,重点锤炼部队的夜间作战能力。大机群夜间实弹射击作业非常危险,而且是轮番出动。有一架歼-10A挂载的一具航火发射器出现了问题,不得不冒险带弹着陆。幸好整个过程没有出现其他问题。

外场就在这种紧张而忙碌的情况下展开了夜间对战机进行战地保障的工作。战地保障意味着大量的相起飞准备工作需要取消,只做必要的几项。战况紧急的话甚至只补充燃油和弹药,其他的全都可以省略。

摄制组算是开了眼了,二师进行的跨昼夜实弹射击训练肯定是广空部队这么多年前规模最大的一次了,估计在全空军部队里也是排得上号的。

歼-10A分队再一次起飞之后,歼-11B分队降落了,他们可以省略补充燃油这个环节,因为燃油余量是十分充分的。

李战驾驶17号歼-10A姗姗迟来,拖在了歼-11B分队的后面降落。这是因为他要分别给两个分队演示射击科目,意味着要打两轮射击。为了不影响两个分队的正常节奏,他只能见缝插针地来,飞参和影像摄录能够记录全部数据,会是很重要的射击数据。

他稍稍吃了几口简餐补充了一些水分就回到停机坪那里等候着了。不敢多吃是因为吃太多的话需要用很多能量来进行消化,会导致精神不振甚至犯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