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战隼_作者:步枪(709)

2020-12-13 步枪

这是一批新弹药,服役编号保密。

裴磊今年第五年了,可他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弹药。

很像航弹,可又很不一样。弹头的位置很精致,那是导引头,以裴磊的非专业目光看过去也觉得导引头很不一样。再看弹尾,那是一个发动机喷口模样的东西,周遭还有四片弹翼。看上去很像是给普通航弹加装了新的脑袋和尾巴,可又不太像,因为普通航弹的弹体是圆柱形,但是眼前这个导弹是多边形横截面,弹体上好像还有伸缩式的主翼。

如果他关注军事新闻的话,就会想起去年出现在珠海航展上的新型防区外联合攻击弹药,只不过航展上的是外号型号,而此时此刻出现在他面前的这三十六枚服役型号名称保密的新型防区外联合攻击弹药是自用型号。

250公斤的战斗部让李战很满意,最大射程200公里,最高精度达到5米,可携带各种弹头打击多种地面、海面、地下目标。在携带子母弹头的时候这玩意儿就是一个空中弹药布撒器,释放的子弹药能够覆盖三万人规模体育馆那么大的范围,按照一架战机携带四枚计算,出动一个打击小队四架战机能够覆盖北库战训基地这么大的面目标。

这不是LS系列制导航弹,也不属于空地导弹一类,类型介乎两者之间,有前者的大弹药当量和后者的精度以及远射程。

最关键的一点是,这款弹药是专为国产新式战机研制的,主要作为歼-11、歼-16等重型战机的配套弹药来使用。歼-10可以挂载使用,但一吨多重的弹药对小胳膊小腿的恶棍来说显得重了一些。

一千八百公里的超远作战半径加上最大射程达200公里的防区外联合攻击弹药,而且载机还是空战性能很优异的歼-11、歼-16系列战机,这对强敌来说绝对是一个极大的压力。

明天的实弹射击训练里,李战亲自带队进行该型弹药的首次应用射击,是“228”课题的收官之作。

确认无误后,李战在交接单上签下名字,随即,张参谋马上汇报,接到命令后安排转运事宜。

一场声势浩大的年度规模最大的实弹射击训练进入了倒计时。北京时间早晨五时整,绥芬河即将迎来日出,北库却依然夜黑。

从千米空中俯瞰北库战训基地能够清晰地看到灯火通明的施工场面,建成之后北库战训基地将会一跃成为最大的空军基地。

把目光收回来举头看高,月圆之夜繁星点点的样子才是北库地区原本的样子,极目之处似乎能够看到了北极圈的天空了,那里有更美丽的星河。

扣上氧气面罩拉下护目镜,李战向塔台请示,“塔台我是洞幺,准备好进入训练区域,完毕。”

三机三角形编队在战训基地北边千米高空飞行,李战的左右两翼是韩红军和裴小帅二人,三架歼-11B重型战斗机两侧机翼的重载挂架下分别挂载了两枚保密型号防区外联合攻击弹药。

这是实弹射击训练的第一波次,首先进行防区外联合攻击弹药的应用精确射击,李战带着两名骨干飞行员负责这个开门红。

基地外场,101旅三个大队数十架战机全部在停机坪上做好了起飞准备。塔台指令李战小队进入训练区域后,随即下达了新的起飞命令,所有参与今日实弹射击训练的战机按照飞行计划次第起飞升空前往各自的任务区域。

北库战术情报交互中心,张特、牛军等人齐聚值班控制室,墙壁上挂着的是一面五十多寸的液晶显示屏,上面显示的信息足以让任何窃密机构欣喜若狂。三维空间里数十架战机的实时位置、战机关键信息、飞行状态、担负任务扽等关键信息唾手可得。

此次实弹射击训练之所以显得更加的重要是因为融入歼-11B航电系统里的战术情报交互终端的第一次实战运用,同时也是对北库战术情报交互中心第一期建设的阶段性测试。

在这个尴尬的时间展开实弹射击是迫不得已,北斗卫星系统尚未完成全球覆盖,管理局通报过来的情况显示五时到六时卫星才会从北库地区头顶经过,因此只能选择在这个时间段里进行保密型号防区外联合攻击弹药的实战运用射击。没有北斗卫星系统的制导数据,保密型号防区外联合攻击弹药就是瞎子。

由此可以推断出保密型号防区外联合攻击弹药的主打制导方式是北斗卫星系统制导,辅以其他制导方式组成联合制导系统。

当李战拿到了保密级别很高的详细技术资料之后,对保密型号防区外联合攻击弹药的性能是叹为观止。内部将其简称为防区外航弹,实则比一个仓库的普通航弹都要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