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战隼_作者:步枪(710)

2020-12-13 步枪

据说光是导引头就得好几百万,吓得李战差点不敢看了,怕把几百万的导引头给看坏掉。几百万一个导引头却是不值得大惊小怪的,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后单价肯定会降下来。怕就怕这已经是量产后的单价了,要知道YJ-91空地导弹也不过几百万一枚,你一个导引头就几百万还是慢吞吞的攻击弹药,怎么说也说不过去。

总而言之包括李战在内,精挑细选出来的打击小队三名飞行员都感到了沉甸甸的压力,而北库战术情报交互中心的两位骨干张特和牛军也并不轻松。这是北库战术情报交互中心第一次投入实战运用,实际作战能力如何今日见分晓。

牛军侧头扫了一眼一整排显示器里的其中一个,道,“卫星信号接入了。”

张特二话不说拿起送话器呼叫塔台,“塔台,卫星信号接入了,开始传输数据,可以接收。”

“明白。”

塔台那边迅速行动起来,方成河呼叫李战,“洞幺解散编队,按计划接收目标数据,完毕。”

“洞幺明白,接收目标数据,解散编队,完毕。”李战回复塔台,随即把油门杆推到底拉起机头向七千米高度爬升。

韩红军和裴小帅则分别向李战的左翼和右翼拉开距离,密集三机编队很快形成了松散的间距十公里的攻击横队,在同一高度顺着北库山脉的走向往西疾驰,尾焰在夜空中十分醒目,从地面往上看状似流星。

李战到达了指定空域进入了盘旋状态,等待着塔台的下一道命令。

却是韩红军和裴小帅首先开始射击。

在靶区一百八十公里外,两架歼-11B以间隔一分钟的频率把所携带保密型号联合攻击弹药发射了出去。科技的进步带来的是傻瓜式的作战方式,生死常常在极短的数秒钟之间出结果——按下发射按钮你就死。担负攻击任务的飞行员甚至不阵地毁伤效果。

从一定角度看,使用航炮和航火对地打击最能让人肾上腺素飙升,所带来的快感与激动是防区外远距离打击所不能比拟的。另一个方面则与部队的战斗精神有关。更加直观的血与火能够维持部队的血性,这又是必须保留所谓落后打击方式的重要因素。

慢吞吞的防区外联合攻击弹药在火箭助推器的推动下加速超过音速,但也仅仅超过音速,随即整个中段基本都在这个速度匀速飞行,只会在末段俯冲攻击的时候飙升到两倍音速。

韩红军和裴小帅顺利完成了射击任务,如同嚼蜡没有很强烈的“射击”感觉,塔台命令返航的指令却是到了。两人都有一些索然无味,还不如打航火来劲。

李战还在盘旋等待命令。

三十分钟之后,塔台通报韩红军和裴小帅发射的四枚保密型号防区外联合攻击弹药准确命中了靶子,地面报靶分队的初步毁伤报告称攻击效果非常好。

“洞幺,接下来看你的了,按计划进行!”方成河下令了。

“洞幺明白。”

李战再一次加速爬升,一直到了一万五千米的高空才恢复了平飞。

“发射点确认,发射条件成熟,请求发射,完毕。”李战仔细核对了各项数据后请示塔台。

“洞幺可以发射!”方成河下达了指令。

李战把两枚保密型号防区外联合攻击弹药的作战模式调整到“作战二”,随即果断地全部抛射了出去。

两枚防区外联合攻击弹药在惯性下向前向下滑行,几秒钟后伸缩式短翼打开,自由滑行状态瞬时获得了强劲的升力变成了滑翔炸弹,又几秒钟之后,助推火箭启动,推动力却是匀速输出,仅仅是保证弹药以数百公里的速度向前飞行。韩红军、裴小帅发射出去后,弹药的火箭助推器是瞬间迸发出强大推力在数秒之内把速度推到了超音速,他们选择的是“作战一”模式。

李战并不是最后的操作手,真正的射手在北库战术情报交互中心,操作员竟然是牛军。

牛军噼里啪啦敲打着键盘输入目标数据,通过卫星通讯频道传输到防区外联合攻击弹药的导引头上,自动飞行系统会带着弹药飞向目标。

但是这仅仅是开始。

在牛军的手边放着截然不同的六个目标的位置信息数据。

代表着防区外联合攻击弹药的两个黄色的点在匀速移动着,朝向各自的目标,身后站着的参谋们屏气凝神等待着结果。

“时间到了。”张特提醒一句。

牛军再一次快速输入目标信息数据,另一组两个目标的数据分别传输到了两枚防区外联合攻击弹药的导引头上。

两枚防区外联合攻击弹药开始转向飞向新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