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一级基建狂魔_作者:言朝暮(286)

他们将在刚刚建成的南海隧道,直播一场前所未有的音乐会。

致敬南海隧道, 共谱音乐大桥!

这不是一场常规的表演。

它的演奏者,将站上南海隧道,以天为顶,以桥为台,让所有乐器发出的声音,与那片海洋的呼啸声一起,谱写出前所未有的旋律。

律风坐在金屿岛酒店的宴会厅,与项目组一起安静的观看这场旷世的音乐会。

直播现场,只有天空中的无人机、桥梁上的摄影机陪伴着历练了多年的音乐人。

佐特尔随着母亲走遍了中国援建的大地,性格变得更加沉稳。

南海隧道的表演,对他而言,更像是漫长旅途的终点,结束一次期待已久的试验。

他在非洲草原建设的铁路上,弹奏过振奋人心的钢琴。

也在巴基斯坦横跨河谷的桥梁旁,吹响过深情婉转的长笛。

李晴素带去的音乐人,在自然的风声中拨弄琴弦,在呼号的暴雨里击响擂鼓。

律风没能亲自去现场倾听,却在援建同事们的口中,得知了他们独特又新奇的音乐魅力。

那些不懂得高雅音乐的建设者,仅仅聆听他们奏响的旋律,都感受到了远在祖国大地的期盼与牵挂。

无须任何的文字旁白,他们都能听得落下泪来。

此时,这些擅长讲述中国的音乐人,站上这座南海隧道。

一如他们所承诺的那样,他们想要用音乐的语言,告诉全世界

波澜壮阔的海洋,就该拥有这座独一无二的桥梁。

白昼清晰的光亮,照耀在这群骄傲的人身上。

宏伟的跨海桥梁,便是他们心驰神往的舞台。

身穿燕尾服的佐特尔按下琴键,清晰的钢琴音,揭开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序幕。

琴声铿锵坚毅,弦音尖锐激昂。

他们演奏出的乐曲,竟然每一个音节都踩在了呼啸的海浪涛声里,与变幻莫测的南海,奏响了合练已久的曲调。

直播的镜头,缓缓从乐团身上拉远了距离,终于让所有人清晰见到了这座跨越南海的大桥。

不是特效、不是空想,而是中国建设者完成的奇迹,也是促使音乐家们亲临现场,令人魂牵梦萦的桥梁。

律风耳边尽是震撼的音乐、心脏的鼓动。

他忽然明白了,为什么李晴素女士如此执着地想要来到南海隧道。

因为音乐能够超越语言表述情感的极限,突破国别文化带来的隔阂。

他们的手指,正在直白又坦荡地讲述:这座桥梁的建造与矗立,代表了中国从未动摇的信念,和与生俱来的力量。

律风的情绪随着音乐起伏,他能从每一段旋律里回忆起设计桥梁、建设桥梁的阵痛与畅快。

直至音乐会结束,律风仍是久久坐在原位,感受着旋律激荡起的余韵。

殷以乔伸手,轻轻挠了挠他的掌心。

律风仿佛回过神来,视线怅惘的说道:“师兄,我可能一辈子都放不下这座桥。”

殷以乔笑了笑,“我知道。”

在他随着律风走入总控室的时候,他就一直知道。

他从未见过哪一座建筑的建成,能够像南海隧道一样,安静、沉默。

那些工程师们,有的人已经为人父母,有的人还未恋爱结婚,有的人做完项目便要退休,有的人仍在年轻又美好的年华。

明明那么多不同的人,却坐在室内默默流泪。

和他怀抱里的律风一样,止不住呜咽出声,克制不住深藏于心的情感。

集体同心的景象,深深震撼了殷以乔这个旁观者。

在那一刻,仿佛千千万万独立的个体,拥有同一颗心脏、同一个灵魂,于值得庆贺欢呼的时刻,感受到共同的悲伤、快乐、痛苦、释怀。

即使是现在,殷以乔都觉得肩膀上依旧有着泪水烧灼的温度。

他清楚知道

律风想要的,不是名字孤独写在荣誉榜上,万众敬仰。

而是在祖国的大地上,携手一群相似的人,为了相同的目标,创造举世无双的奇迹。

山河万里,同悲同喜。

第92章

今澄市的周末, 安静得如同律风渡过的每一个平凡日子。

律风和殷以乔回到这里,全然没有阔别的怅惘,只有归家的舒适和惬意。

明天律风就要回国院上班, 最后的周末自然会过得简单一些。

两个人忙碌着换洗被子, 打扫卫生之后,便出门采购,准备填满空旷已久的冰箱。

休息日的下午,超市人来人往。

殷以乔负责推车, 律风则是翻着手机,亲自挑选晚餐做饭需要的蔬菜肉类。

也不知道律风为什么心血来潮, 他们相识多年, 从英国到中国, 向来是殷以乔下厨, 律风洗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