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雀山大桥日夜兼程的建设场景,吊塔抓起厚重钢结构的延时摄影,还有高空90°旋转合龙的震撼画面,足够电视机前的观众,感受到这座大桥与众不同的气势。
更令人惊讶的是,新闻台直接播放出了从天空俯瞰乌雀山大桥贯通的新高速公路全貌!
曾经的高速线路,需要穿洞过河沿石滩。
崭新的乌雀山高速路线,拥有同样的起点和终点,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行驶方式。
它从繁华内陆都市出发,进入横亘盘旋的山脉,环绕着那座天堑般的乌雀山,飞跃峡谷,一气呵成。
整个过程省去了绕行的烦恼,新增了爬山过谷的体验,直接将疲乏漫长的进藏出藏过程,缩短了四个小时!
在高铁飞速发展,逐渐取代公路的今天,能够缩短四小时路程的新高速公路,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仅仅是一则新闻的播出,全国上下都知道了
国内建成了一条直线高速公路,驶过中途的盘山大桥,就到西藏了!
油然而生的震撼,伴随着电视上盘旋大山的桥梁,促使更多看热闹的观众,去了解这条高速公路。
乌雀山新高速的痛点难点,集中在无法飞跃的山脉,和踟蹰不前的大桥。
十二年的立项规划,半年时间重出方案,一年多的快速施工。
还有国际专家怒斥:“这座桥梁根本无法建成,就算建成了也会成为无人行驶的废墟!”
以及……
那位神情坦然从容的乌雀山大桥设计师,在视频里说道:“等我们乌雀山大桥建好了,他自己就会后悔。”
现在,桥梁建好了,国内沸腾了。
国际社交网站上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网友,满怀幸灾乐祸和炫耀之情,骄傲地发布乌雀山大桥帅气的合龙,震撼的俯瞰,新闻的播报。
但他们绝对不会忘记@莫拉尼斯.克里姆。
轻轻问他一句:你后不后悔?
克里姆应该是全世界最仇恨又最关注乌雀山大桥的人。
他每天都在等待中国偃旗息鼓,灰溜溜的沉寂掉这个冰天雪地盘山建设的项目。
却每一天都不能如愿。
国内新闻热烈播报乌雀山大桥将会在春节后通车。
层出不穷的鸟瞰视频次次都有全新的花样和滤镜。
以及全网全社交频道,不胜其烦的提醒、私信。
竟然还有英国独立建设学院的留学生,在校报上公然发表文章《论乌雀山大桥的建成您后悔吗?》,一边夸乌雀山大桥建设,一边指名道姓地问他后不后悔。
想要采访他的新闻媒体,被克里姆全部回绝。
他完全不理解这些愚蠢的人,为什么会为一座中国大桥的合龙狂欢。
没到真正通车,没有长时间通行考验,谁能断言它是不是一场偷工减料、声势浩大的表面文章?!
又有谁能断言,它不会在未来某天突然坍塌?!
真正的专家还在等时间的考验,观望的桥梁工程师们,已经跃跃欲试。
他们拿起翻译器,认真查看乌雀山大桥发布的新闻、视频,妄图从官方的只言片语里,找出这座桥梁成功的秘密。
并且乐于在网络发表自己的观点。
“毫无疑问,中国又一次用实力证明了他们的基础建设水平。”
“我相信这座大桥通车,会迎来无数好奇的游客,想要亲自感受飞跃盘山桥梁的魅力。”
“哈哈,我和克里姆不同。我一直就在期待,乌雀山大桥能够给世界桥梁带来新的可能。”
对比克里姆言语激烈的驳斥,这些专家们温柔的赞扬瞬间博得了大众的好感。
毕竟,乌雀山大桥就在那儿。
跨越高海拔,盘旋地震带,它用高度和长度创造了一个无法否认的奇迹。
在这样的奇迹面前,没有人会喜欢一个固执偏见不肯承认它成功,还死咬着“这不是艺术”的专家。
因为,它绝佳的美感与艺术感,征服了全世界能够通过网络见到它的人,还有全世界的新闻媒体。
外国的新闻播报,总会慢上国内半拍。
然而,他们的迟缓,也恰恰使他们能够附上不同的视频。
“中国已经建成了全世界最高、最长的桥梁,它以盘山结构震惊世界,并且战胜了低温和地震带来的巨大风险。”
“曾被认为不可能建成的概念桥梁,成功建设在了海拔2700米深山之中。”
“657天创造又一项世界记录,中国的基础建设速度远远超过了世界的想象。”
每一则新闻后面,都有取景迥异的乌雀山大桥。
有时候,它匍匐在白云缭绕的翠绿深谷,宛如一条奔腾不息的银色河流,宁静地沉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