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陆一奇并没有帮上忙,但依旧可以看得出来,陆一奇选择了一年合同,这的确让汤普森更加愿意支持陆一奇,甚至全力为陆一奇打造出一个嫡系团队,期待着陆一奇能够率领球队创造出色的成绩。
另外,进攻战术控制教练是一个特殊位置,诺特需要对球队进攻战术一清二楚,但实际比赛进程中,他不会站在场边指手画脚,而是进入球场上方的战术室。
他将通过数据分析员的临场数据来纵览全局,第一时间将现场信息反馈给主教练,协助主教练来完成临场战术调度。
防守组也设置了同样一个位置。
这两位战术控制教练不会干涉到球队的战术以及训练之中,但他们必须出席所有战术会议,并且与每一个位置的教练都完成沟通,最后直接听令于主教练——
又或者说,直接听令于球队经理,位置和作用都非常特别。
大部分球队之中,主教练都拥有最终决策权,根据战术控制教练以及现场教练组的信息反馈做出决定,因为主教练才是需要为球队胜负承担责任的主要当事人;但非常非常少数球队,或者少数特殊情况,球队经理、战术控制教练拥有最终决策权,侧面也可以看出这个位置的特别意义。
当然,在部分球队之中,球队经理兼职战术控制教练,这也不是不可能的。
从进攻组教练名单就可以看得出来,汤普森确确实实为陆一奇快速接管球队清扫了障碍,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而防守组方面,也同样如此,始终表现低迷的教练组成员清洗力度,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防守协调员,大卫-罗伯斯特。
防守端锋教练卡尔-海尔斯顿(Carl-Hairston),防守截锋教练罗伯特-南姆(Robert-Nunn)。
线卫教练温斯顿-摩斯。
角卫教练莱昂内-华盛顿(Lionel-Washington),安全卫教练科特-舒腾海梅尔(Kurt-Schottenheimer)。
防守战术控制教练小乔-威特(Joe-Whitt-Jr.)。
绿湾包装工防守组年年处于联盟中游乃至于下游水准,教练组成员也没有值得一提的名宿或者大拿,选择罗伯斯特担任防守协调员,反而是汤普森无可奈何的决定——毕竟,挖掘一名优秀的防守协调员确实不容易。
原本最有希望接手防守协调员的是线卫教练温斯顿-摩斯。
虽然仅仅是2006年加盟绿湾包装工的,但温斯顿很快就凭借着自己的能力站稳脚跟,去年成为了麦卡锡的“主教练助理教练”,这不仅仅是助理那么简单,而是一个教练职位,他与麦卡锡共同决策战术。
一方面可以看得出来,包装工对于麦卡锡的能力还存在担忧;另一方面也展现出了包装工对温斯顿的期许。
“法弗退役风波”之中,温斯顿就坚定不移地选择了法弗,并且支持麦卡锡,进而制造出了惊涛骇浪;但后来临阵倒戈的也是温斯顿,从内部击垮了“麦卡锡-法弗”联盟,所以,球队内部大清洗的时候,温斯顿留了下来。
不过,温斯顿并没有“论功行赏”,而是被撤掉了“主教练助理教练”的头衔,重新回归到线卫教练的位置。
汤普森为了避免重蹈覆辙,也没有另外设立同样的位置牵制陆一奇,反而是双双提拔奥古斯都和罗伯斯特,全面表达了对陆一奇的支持——反正仅仅只是一个赛季,如果失败了,那就一起打包滚蛋。
对于陆一奇来说,这当然是好事。从进攻组到防守组,汤普森确确实实为陆一奇创造了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
站在他人视角来看,方方面面都可以感受到陆一奇受到汤普森的特别重视,教练组成员也难免有所掂量;站在陆一奇视角来看,他也不否认这一点,但同时也感受到无形压力,孤注一掷的重担已经层层叠叠地累积起来。
不过,这也是他选择一年合约的原因,破釜沉舟地斩断后路。他的以退为进成功换来了汤普森的全力支持,非常划算。
另外还有特勤组和后勤组也是如此。
特勤协调员迈克-斯托克(Mike-Stock),特勤组助理肖恩-斯洛坎(Shawn-Slocum)。
体能教练伊萨克-伯恩斯,体能助理教练马克-洛瓦特(Mark-Lovat),体能教练助理蒙特雷-吉(Mondray-Gee)。
主教练助理雷吉-沃克。
包括陆一奇在内,整个列入教练团队清单的成员足足二十三人——
这还没有涵盖训练基地的后勤人员,营养师、随队医生、厨师、球童等等,他们都没有列入名单之中。
常规赛正式开始之后,球员名单是五十三人,不包括列入伤病名单的编外球员;常规赛拉开大幕之前,参与球队自愿训练营的成员是九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