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斯比只觉得后背已经被冷汗湿透了。
还好。
这一波三折的任意球最终还是成功踢进了,否则,这场比赛的胜负可能就是另外一个模样了。
转过头,克罗斯比就看到满头大汗的弗林,两个人交换一个视线,双双流露出了劫后余生的表情,此时才意识到,肌肉发力过猛,以至于有些僵硬——他们必须快速调整过来,以这样的状态面对下一次任意球的话,可能就没有如此运气了。
“噢!”
整个士兵球场发出了失望的叹息声,不要说球迷了,就连站在场边的芝加哥熊球员们都不由纷纷抱住脑袋,用全身的力气来表达自己的扼腕,与球场另一侧跳跃庆祝的绿湾包装工球员们形成鲜明对比。
陆一奇的注意力也完全聚焦在任意球之上,但球门裁判宣布任意球有效之后,他的注意力就已经收了回来,竞技体育赛场的意外永远都不能排除在外,情绪的波动是短暂的,接下来还是必须快速投入后续比赛。
不管是不是幸运女神站在绿湾包装工的身后,陆一奇都会重新利用这样的机会,进一步向对手施压,制造出幸运女神真的站在自己背后的景象,在击败芝加哥熊的道路上再次往前迈步。
意外和失误,这是比赛进程中的潜在转折点,至于到底是积极的上升还是消极的下坠,亦或者是波澜不惊的平淡,其中蕴含了无数可能,应该如何把握机会又应该如何利用机会,这就是比赛的哲学了。
陆一奇是绝对不会错过如此机会的。
伴随着场上比分来到“8:0”,比赛的气氛越发紧绷起来,不仅是陆一奇察觉到了机会,洛维也同样察觉到了。
从绿湾包装工特勤组的开球环节就能够感受到逐步升级的火药味。
芝加哥熊试图展开回攻,但绿湾包装工早就有所准备,全面上压钳制对手,冲撞与拦截之中就摩擦出了火药味。
黄旗登场。黄旗。又是黄旗。还是黄旗。
仅仅是一次开球而已,场上却足足出现了三次黄旗,双方的动作都有些发力过猛,拉扯与撞击之间摩擦出了火药味,但还好,在演变成为肢体冲突之前,裁判成功控制住了场上局面。
硝烟在混乱之中弥漫。
芝加哥熊一次黄旗。
绿湾包装工两次黄旗。
从对峙强度来看,绿湾包装工甚至比落后的芝加哥熊还要更加强硬,即使是开球环节也丝毫没有掉以轻心。
最终,尽管绿湾包装工成功地将芝加哥熊的回攻摁在了十三码线之上,结果还是因为连续犯规而被罚掉十码,芝加哥熊进攻组从己方二十三码线之上开始进攻。
从结果来说,回攻与不回攻,开球线似乎没有太多区别;但从效果来说,遏制与不遏制,姿态与气势却是截然不同。
绿湾包装工防守组上上下下的士气已经完全凝结起来——虽然这才是他们在下半场的第一次登场,但从进攻组到特勤组传承下来的气势却正在逐步攀升,队友们已经漂亮地完成任务,现在就轮到他们了。
防守组球员都在摩拳擦掌,迫不及待地准备登场。
伍德森不需要转头就能够清晰感受到并肩作战队友们的昂扬斗志,那种熊熊燃烧的澎湃与亢奋也开始在血管之中激荡,似乎就连蹬地的动作都堪比站在弹簧之上,肌肉之中蕴含的强大力量让他产生一种能够对抗全世界的万丈豪情。
他一度以为,自己已经年龄太大而不再喜欢这样热血沸腾的比赛氛围;但现在看来,他还是享受其中的,年龄并没有太多关系。
原地小碎步地踏踏脚步,伍德森就跟随着防守组队友齐齐上步,进入球场。
一档十码。
伍德森快速转头看向了线卫组的尼克-巴内特,进一步确认防守战术,得到肯定指示之后,他就在原地踩了踩脚步,慢慢地、慢慢地开始后撤,似乎有意识地拉开距离,准备形成区域联防。
但伍德森并没有退后太多,因为本场比赛的天气状况,传球防守的站位也普遍靠前,如果伍德森退后太多,反而显得异常,早早就暴露防守意图。
稍稍后撤了两步左右,伍德森就轻轻晃动着身体重心,视线余光瞄准与自己对位的外接手德文-海斯特,但眼神的主要部分却朝着中央区域漂移过去,摆出了伺机而动的姿态,进一步干扰对方四分卫的防守阅读。
“攻击!”
伴随着四分卫宣布开球的口令,攻防双方都快速启动。
只见绿湾包装工防守组先发制人,前线齐齐上步,摆出六人冲传阵型,第一时间就快速上步施压,但上步的动态与脚步却暗藏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