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湾奇迹_作者:磨砚少年(855)

2020-12-24 磨砚少年

所有防守前线球员都朝着绿湾的右侧形成一个错位,也就是每个人将自己对位的球员朝着右侧移动了一个位置,自然而然地,右侧的对抗就更加密集也更加强硬,而左侧则出现了一个空档。

更重要的是,绿湾包装工的防守战术执行得非常坚决,完全无视了芝加哥熊的进攻战术,以快速上步的错位防守姿态打乱对手的进攻布局,无论是传球还是跑球,此时进攻组的对位都被打乱了局面。

出其不意!

措手不及!

绿湾包装工防守组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虽然不能算是把戏战术,却依旧通过突然性来制造出混乱。

同时,站位稍稍后撤的角卫和安全卫也朝着同一个方向移动,这也使得绿湾包装工的整个防守阵型明显倾斜——有点类似于进攻组的屏风短传战术,通过协调性的共同移动,进而为四分卫在短传区域创造机会。

但防守组选择如此主动出击的战术,却可能制造出对位漏洞:绿湾的左翼,空档就出现了。

如果对方四分卫奥顿能够捕捉到如此空档,以一个控制短传找到自己的头号外接手海斯特,那么完成连线是大概率事件,即使这是一个陷阱,角卫和安全卫的上步速度也稍稍慢一些,这也意味着海斯特还是能够赢得些许推进的空间。

不说拿到首攻,至少也能够推进五码到八码左右;而海斯特发挥出色的话,还能够推进更多。

可惜的是,这需要一个“如果”的前提,而这个前提恰恰就是陆一奇与洛维两位教练互相博弈的焦点。

陆一奇牢牢抓住了奥顿临场判断容易混乱的弱点,用六人冲传制造混乱,打破奥顿原有的既定战术,强行迫使奥顿选择将橄榄球交给跑卫福尔特。

简单来说,陆一奇判断洛维的第一档进攻应该选择地面进攻,即使不是,他也强迫奥顿选择地面进攻。

果然!

奥顿在慌乱之中,没有能够及时调整脚步,甚至就连传球观察都没有能够完成,一个转身就将橄榄球交给了福尔特。

却不知道,这到底是洛维的原本战术,还是奥顿在混乱之中的选择。

但这都已经不重要,因为陷阱之后的陷阱还在等待着福尔特。

福尔特持球之后,简单横扫全场,立刻就做出了准确的判断:绿湾的左翼、自己的右翼出现了空档。

即使那是陷阱,对于跑卫来说,福尔特也没有恐惧地正面迎了上前。

蹬蹬蹬。

福尔特的脚步还在调整阶段,就可以看到外线卫泼平加以一种猛虎下山的姿态朝着自己冲撞了过来。

泼平加原本就在上步施压,对抗纠缠之中始终没有完全发力,视线余光捕捉到奥顿与福尔特的交接球动作,依靠着对位的防守球员,一个三百六十度的顺时针转身,轻而易举就将对手笨拙的脚步甩开。

一蹬!一切!一冲!

泼平加就已经出现在了福尔特的面前,电光火石之间已经没有时间完成调整,福尔特只能沉肩屈膝地正面冲撞上去。

砰!

双方正面冲撞在一起,重心不稳的泼平加就直接被福尔特顶撞地后仰,但福尔特的脚步也还没有调整完毕,就可以看到另外一个白色身影紧接着正面冲撞过来。

砰!

连续第二次冲撞让重心持续上步前冲的福尔特正面撞墙——应该说是连续撞墙,结果就是人仰马翻,没有任何调整时间和空间,就踉踉跄跄地直接倒地。

来人,赫然是伍德森。混乱。施压。

撞墙。撞墙。

绿湾包装工出其不意地展现出了防守组的攻击性,精心布置的连环施压让芝加哥熊进攻组没有喘息的机会,还没有弄清楚情况,就已经直接撞墙倒地,不仅没有能够推进,而且还损失码数。

福尔特再次被劈头盖脸地正面撞墙了一次,有些发蒙。

虽然说,跑卫撞墙就是日常,但跑卫必须明白撞墙的原因,并且寻找到突破路线,这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

然而,福尔特确实没有能够明白自己撞墙的原因。上次对阵绿湾包装工,进攻锋线的开球不利和进攻战术的死板僵硬,直接钳制住了芝加哥熊的进攻,但福尔特依旧是表现最出色的一环;而本场比赛,福尔特却觉得节奏和状态似乎都不太对劲,始终没有契合到自己舒服的位置上。

原因未知。

“马特,启动之前,你需要稍稍观察一下,对方正在制造陷阱,诱使你犯错,所以你的撞墙次数明显上升。”

中场休息的时候,进攻协调员朗-特纳(Ron-Turner)专程找到福尔特进行沟通,对上半场的连续撞墙进行分析,期待着下半场能够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