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不会做菜_作者:逸明舒笙(738)

2020-12-25 逸明舒笙

而且这个方法,赵晓曼在做九转福肠的时候也用过!

边上,马经纶看了一眼,低声道:“素鸡!”

其他几名厨师也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

素鸡是经典的传统豆制食品,可以上溯到梁武帝时代。

当时梁武帝信佛,便以素鸡替代肉食,此后在民间流传,在华夏各地都有分布,是著名的素仿荤的食材。

直到现在,许多素食餐厅都是用素鸡来制作仿荤菜。

几人看着孔白墨端上去的盘子中,有几个的确长相和别的不一样的,应该就是用掏空的素鸡制作的仿大肠。

评委们看了一眼,点点头表示赞许,却没有先动筷子,反而是看向任家华。

“任老,这道菜您先说说?”

台下几人一看这个情况,这个明显就是有瓜能吃的节奏,顿时关注起来。

任家华浅笑着,也没推辞,夹起一筷子送入口中。

是正经的大肠!

肠衣带着些酥脆,有焦糖的味道,一口咬下,外焦里嫩,肠壁内部吸足了汤汁,口感绵软却不是入口即化的绵烂。

而是带着些许回弹的那种筋道,在唇齿撕咬间有一点若有若无的不舍,可是又不会过韧。

属于那种多一分则烂,少一分则韧的恰到好处的口味。

光是看着任家华品尝,苏子放几人的口水都分泌加快数分。

加上九转大肠本身就是一道重口味的菜品,里面蚝油、生抽、汤色、胡椒粉、肉桂粉、砂仁粉全都在内。

厨师们的嗅觉又比较灵敏,现在一呼吸全都是九转大肠的芬芳。

竟是让他们也有些忍不住想吃一口。

任家华不紧不慢吃了一口,又换了一块素鸡做的仿大肠咬下。

同样的多汁爽弹,筋道的口感保持的完美,而且用了雕刻手法让内里也和肠头的口感一致。

几乎可以以假乱真!

“不错!”

听到任家华点评完,其他评委才赶紧动筷子,品尝着这难得的美味。

任家华这才笑眯眯地看向孔白墨。

“你觉得你师父这道菜你学到了几分?”

苏子放回忆着麻姜说的关系。

孔白墨是孔宴的堂兄,师父是孔逸仙。孔逸仙是孔正明的师弟,成名菜品是九转大肠。

突然有一种在看孔家传人厨房斗争的《百年孤独》版本的既视感。

刚理清思路,就听到孔白墨回答:“三分。”

嗯?

这个回答着实震惊到其他人,包括苏子放在内的台下厨师全都愣愣的看着孔白墨。

一般这种有师承关系的情况,都是学到八九分才差不多。

更少的可能是学到十一分、十二分,青出于蓝胜于蓝。

像是孔白墨这样直说三分的还真是闻所未闻。

评委席也顿时安静下来,看着孔白墨提问道:“为什么是三分?”

孔白墨看着桌上的九转大肠淡定解释道。

“因为师父比较固定,会尽量选用同一标准的食材,如果当天没有合适的食材就不做这道菜。”

“而我觉得,这有违背一个厨师的本心,所以产生了分歧。”

“后来我重新改良了他的做法,将原本用煮的大肠改为蒸。”

“可以再去味的同时进一步保留大肠的口感和韧劲,而且将部分肥油化开,减少因为大肠缘故造成的不能做菜的情况。”

“因为是蒸而不煮,所以后面的很多工序也变了。”

“和师傅教我的完全不同,所以我说这道菜我只学了我师父三分。”

答完,看着众位评委,又补上最后一句。

“不过我觉得我做的九转大肠,不比我师父做的差!”

“起码,我是这么认为的!”众人听着孔白墨的话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

从理论来说,孔白墨的话是有一定道理,而且从餐厅的利益角度来看。

不管什么时候提供最优秀的菜品都是应该的。

只是……总是隐隐觉得哪里有点不对。

好几秒后,苏子放选择放弃理解,这种事情上每个人都有自己坚持的一面。

如果要为这个事情吵起来。

那就不太合适了,毕竟这是青年厨师论坛,不是餐饮行业论坛。

对厨师来说,可以有许多理念,但是每一种理念都是基于自己内心想要做好料理的目的。

而刚才,孔白墨讲述的自己和孔逸仙的矛盾点,应该是两个方向的。

这种内容,外人说不清的。

索性不去在意。

任家华听着话也不多说,只是点点头,带着几分回忆开口道:“你师伯做这道菜也很好,有时间可以去找他请教一下。”

众人不太明白这话是什么意思。

其它几名评委却是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孔白墨,同样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