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悬疑录:最后的狄仁杰_作者:唐隐(200)

2020-12-28 唐隐

那叫花子从怀里掏出张纸条,伸着黑灰的手朝沈槐递过去。沈槐接过纸条,厌恶地避开上面的黑指印,展开来一看,立即变了脸色。他一声不吭地再次从上到下地打量着那个叫花子,许久才低声问道:“你叫杨霖?”

杨霖垂下头,低低地答应了一声。再抬起头来时,沈槐又换回了平日那副波澜不惊的面貌,平静地问:“你在这里等多久了?”

杨霖低声道:“今天才进的洛阳城,下午找到狄府旁边。我不敢去府上问,只向旁边的住户打听了一下,才知道沈将军出去了,我便一直等候在这里。”

沈槐从牙齿缝里挤出一句:“算你聪明,这么说你来到洛阳后,除了问路还没有和任何人打过交道,说过话?”

“没、没有。”

沈槐绕着杨霖转了个圈,突然冷笑一声,问:“你知道他让你来找我,是为了什么吗?”

杨霖喃喃地重复着:“他……为什么?让我来?”

沈槐的声音冷若冰霜,又问了一遍:“为什么?”

杨霖眼神空洞,恍恍惚惚地答道:“我把钱全输给他了,后来,后来他把那件东西也拿走了。我问他要,他不给。他说让我来找你……他说,只要我按你的吩咐去做,你就会把那件东西还给我。”

沈槐紧锁双眉:“那件东西?”想了想,他决定道,“你跟我来,我会告诉你需要做什么。”

杨霖抖抖索索地从地上爬起来,正要跟上沈槐,沈槐突然举起剑鞘,往杨霖的背上狠狠一击,杨霖被打得往前猛扑在地,天旋地转之际,听见沈槐凑到他耳边,一字一句地道:“你给我听清楚了,从现在开始,你的生死就全在我手中了。我想你知道应该怎么做,不用我再多提醒了吧?”

杨霖下意识地点头,沈槐移开剑鞘,拎起杨霖的后脖领子,往前一推,杨霖便如一个梦游者般,无知无觉地向前走去。

第二天一早,沈槐雇了辆马车,去南市的客栈中接了沈珺和何大娘。在狄府近旁他新租下的僻静小院里面,算是把沈珺安顿了下来。这天中午,他特意从城中有名的酒肆“春满园”叫了一桌酒菜过来,与她们二人共用了午餐。吃过饭后,沈槐嘱咐了沈珺几句,看她和何大娘开始拆放行李,布置卧房,这才回了狄府。

在狄府门口,沈槐碰上了刚巧告辞出来的宋乾,二人便在门边寒暄了起来。宋乾已从狄仁杰处听说了沈槐家中的事情,随口慰问了几句,听沈槐说堂妹已经安全到达,并且安顿妥当,宋乾也很是高兴。

沈槐问起宋乾今日的来意,宋乾道:“倒也没什么大事,就是关于前几桩生死簿的案子,再来和恩师探讨探讨。”

沈槐笑道:“沈槐知道,宋大人探讨案情不假,想念大人,过来看看他老人家也是真。”

宋乾大笑:“咱们相识不久,我的心思倒让你给看透了。”

沈槐连连摆手:“我哪里能看透宋大人的心思,可宋大人对大人的一份拳拳之心,本来就是尽人皆知的嘛。”

宋乾闻言欣慰地点头,随后却又蹙起眉尖:“唉,可我看最近恩师的精神一直不太好。说实话,我真的很担心他老人家。听狄忠说自从去年底从并州回来以后,恩师就始终郁郁寡欢,一下子衰老了许多。我想,狄三公子还有从英的事……”说到这里,宋乾突然住了口,略显尴尬地笑了笑。

沈槐不动声色,平静地附和道:“宋大人所言极是,沈槐也正为此担忧。不过我倒觉得,可能大人他是忙惯了的人,此次回朝之后,圣上体贴大人年迈体弱,不让他再为国务多操劳,大人一下子清闲下来,恐怕反而不太习惯。”看宋乾若有所思地点头,沈槐语气轻松地道,“宋大人你看,每次你到大人这里来讨论案情,大人的精神就很好,分析起案情来更是鞭辟入里,风采丝毫不减当年。所以啊,我看最好的办法还是宋大人你多来跑跑,每次都带几个疑难怪案过来给大人断,就一定能让大人神清体健!”

宋乾连连点头,干笑了几声,道:“沈将军这个主意不错,我还真是每次都带着案子来。有恩师帮忙,我的心里踏实不少啊。”

沈槐猛然想起生死簿的案子,便问:“宋大人,我记得上回在天觉寺时,大人曾让你查问圆觉的身量,不知可有进展?”

宋乾道:“这一查便知的,那圆觉生得膀阔腰圆的,是个肥和尚,中等身量,和我差不多吧。”

沈槐沉吟:“那么说,他要爬上半丈高的拱窗也确实不容易。”

宋乾点头:“是的,后来我又去了天觉寺一次,上天音塔看过了。那个拱窗旁边毫无支撑,窗楣俱是光滑的石料所制,要想徒手攀上窗台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