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悬疑录:最后的狄仁杰_作者:唐隐(248)

2020-12-28 唐隐

狄仁杰听了宋乾的问题,沉默了许久,才苦涩地答道:“你跟随我多年,应该知道,越是重要的案件,越是内情复杂的案件,越是影响深远的案件,最后所能记录下来见诸笔端的,往往越是表象。不是不能对其寻根究底,只因这样的挖掘所带来的创痛至为刻骨,为了安慰逝者,更为了保护生者,最后才不得不选择无言。有多少真相就这样永远地湮没在如烟的往事中。不过今天,宋乾,我要告诉你的,恰恰是那些印刻在我脑海深处的故事,它们埋在我的心底整整二十五年,却仍然像发生在昨天一般清晰。”

见诸史册的李恽谋反案是这样的:李恽,唐太宗李世民第七子,贞观五年,始封为郯王,贞观十年,改封蒋王。先后拜安州都督、梁州刺史。其人纵情享乐,尤爱搜刮民间各种宝藏,令所辖州县不堪其劳,民愤沸反,怨声以道。上元元年,唐高宗李治迁李恽至箕州任刺史,箕州录事参军张君彻诬陷李恽谋反,高宗盛怒,将李恽全家押至长安受审。彼时武后已掌权,李氏宗嗣频频受到打击,朝野上下,竟无一人敢为李恽喊冤。李恽家族广受牵连,或被赐死或流放千里,李恽万般惶惧之下,竟在牢中上吊自杀。

唐高宗李治听闻兄长惨死狱中,因遭背叛而充斥于心的愤怒才稍稍平息,等静下心来反复琢磨,他才隐隐觉得其中有什么不对。李恽毕竟是他的兄长,凭其对这位兄长的了解,说他荒淫滥权尚可信,谋反逆天却实在不像是他的作为,难道这真的是桩冤案?李治越想越觉得寝食难安,可遍视朝堂,竟没有一个自己信得过又敢于出头说真话的人,能帮助他理清事情的真相。就在百般为难之际,时任并州法曹、政绩卓著、备受尚书阎立本推崇的狄仁杰进入了李治的视线。

于是狄仁杰就在上元元年末,被破格提拔为大理寺丞,并由高宗亲自任命彻查此案。狄仁杰果然不负圣望,只花了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就把案情的始末原委查了个水落石出,张君彻承认诬陷,被处以极刑,相关作过伪证,以及落井下石的各色人等也都一一遭到了处罚。上元二年,李治为李恽平反,追赠司空荆州大都督,李恽所有因此案无辜受到牵连的家人,也终得昭雪。狄仁杰更是因此闻名天下,坐稳了大理寺丞的位置,并得到了李治和武则天的特别赏识。

狄仁杰听完宋乾重述的这段往事,静静地思忖着,半晌才道:“宋乾啊,你所说的这些都是事实,但我要告诉你的却是其中隐含的另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

李恽有三个儿子,在谋反冤案中无一幸免,全部惨遭杀害。狄仁杰一直耿耿于怀的,是他虽然为李恽一家申了冤,却没有替他们避开灾祸。其实就连皇帝也不知道,当时狄仁杰使尽浑身解数为李恽平反,并不仅仅是出于正义感和责任心,他还在竭尽所能地力图帮助自己最好的朋友——李恽的小儿子,汝南郡王李炜一家,然而,他的帮助到得太迟了。

狄仁杰还在任汴州判佐时,偶然与李炜相识,遂成莫逆之交。但由于李炜的特殊身份,和狄仁杰自己的谨慎,这段交往几乎没有外人知道。狄仁杰在与李炜相识后不久就迁任并州法曹,自此双方再无往来。直到李恽案发,狄仁杰才听说李炜亦牵连在内,并在狄仁杰接受此案的前几天,刚刚被处极刑。当时,李炜的妻子许敬芝正在汴州娘家待产,李恽案发后,她躲避到李炜的好友谢汝成家中,却不知怎么走漏风声,官府闯入谢家,不问青红皂白地乱打乱抓,竟将刚产下一名女婴、行动不便的许敬芝活活打死,谢家亦遭牵连,整个宅第被烧成一片焦土。谢宅里当时还有谢汝成年仅八岁的儿子谢岚,和李炜那刚落地还未满月的女婴,据说都葬身于火海之中。唯一逃出谢宅的是谢汝成的妻子郁蓉,这女人很久以来就有些疯癫,经此变故更是彻底疯狂,就在狄仁杰赶到汴州查案的当天,郁蓉喊着谢汝成的名字投入汴州城西的龙庭湖,追随她的夫君而去。

宋乾听完狄仁杰的这段叙述,大为震惊,好半天才叹息道:“这、这岂不是惨绝人寰的横祸?”

狄仁杰凄苦一笑:“谁说不是呢。老夫一生所经历的惨剧也不算少了,但像这样令人伤痛欲绝,又发生在与老夫休戚相关的友人身上的,唯有这一桩。”

宋乾听得心惊胆战,低头不语。良久,他才听到狄仁杰仿佛在自言自语地说:“其实,李炜并没有死。”

“啊?”宋乾张大了嘴,瞪着狄仁杰,说不出话来。

狄仁杰拍了拍他的手臂,轻轻叹息道:“你已经和他见了几次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