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悬疑录:最后的狄仁杰_作者:唐隐(547)

2020-12-28 唐隐

黄袍人被他说得一抖,随即色厉内荏地喊起来:“你胡说!那信里的字字句句都是企图嫁祸、血口喷人的胡话!我来赴约,不过是要抓住裴素云这个妖巫,为民除害罢了!”

“这些话听上去倒很动人。”袁从英气定神闲地说着,与黄袍人的模样形成鲜明对比,他甚至还微笑着做了个有请的手势,又道,“一入秋,这夜就长了许多。住持大法师要惩奸除恶还有的是时间,莫如我们先聊聊?”

“聊?我与你有什么可聊?”

“随便谈谈嘛,反正……你也不敢动我。”

黄袍人有些气急败坏:“袁从英,看来你的确是重伤未愈,烧糊涂了吧?虽然我也听说你曾有些威名,但看你现在这副样子,就是半条命,凭什么说我不敢动你?”

“那你为什么还不动手?”袁从英的语调中满是嘲弄,“假如此刻在你面前的是裴素云,你会毫不犹豫地将那弱女子残忍杀害。但现在换成了我,你就不敢了,对不对?”他的目光突然变得凌厉无比,如利箭般直射黄袍人的面门,“我确是伤重未愈,无力抵抗,那么法师想怎么除掉我?是用武器,还是用法术?或者你需要时间好好考虑,找一个不留痕迹的手段,今后既能躲避掉庭州官府的追究,又能不被你愤怒的主子碎尸万段?”

黄袍人大骇:“你胡说!我主人为什么要将我碎尸万段?”

“唔,”袁从英步步紧逼,“不是你的主子,就是你主子的主子!我没说错吧?不管怎样,到时候你必然是要被当作替死鬼抛出去的!”

黄袍人脸色煞白,大张着嘴却说不出话来,一个粗哑的女声突然响起:“你退下!我来和他谈。”

黄袍人应声而退,门又启时一阵寒风掠过,将烛灯吹灭,犹如鬼魅般的身影出现在黑黢黢的屋子中央。她的面貌虽被黑暗遮盖,从头到脚的金银饰物却在暗影里熠熠闪烁,静夜中,随行而起的环佩叮当之声亦显得格外清脆,只听她说:“袁从英,久闻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够机智、够刚强!难怪乌质勒对你赞不绝口,不惜代价也要保住你的性命……”

袁从英站起身来,对黑暗中的女人微微点头:“过奖了。不知能否请教尊姓大名?”

那女人往前跨了一步,月光从窗外投到她的脸上:“妙吉念央宗,哦,你可以称我为缪年。”她淡淡地笑了,“乌质勒总摆脱不了他的中原心结,非要给我用这么个古怪的汉名。”

“原来是王妃,失礼了。”袁从英将手伸向烛灯,“既然王妃已主动现身,我想还是把灯点上吧。”

悠悠的红光再度晕染出一方静暖,圆桌前二人对面而坐,看似十分平和。缪年率先发问:“那么说今日午后,就是你让人去大运寺送信,并在信中直指杀童案的罪魁元凶就是大运寺?”

“是的。”

“我可以问一下,袁将军此说的依据是什么吗?”

“当然……不过首先要告诉王妃的是,大运寺的主谋身份,并非是我一人的判断,其实庭州官府也早就有此怀疑。我昨天傍晚到达庭州后,与刺史崔大人共同分析案情,我们相互验证了对方的观点,所以就对这个结论更有信心了。”

缪年把脸一板:“不可能,庭州官府怎会想到大运寺?我不信。”

袁从英摇头轻叹:“王妃,你也把大周的官府想得太无能了。杀婴祭血、嫁祸裴素云这整桩阴谋,从一开始就有许多破绽,后来更由于意想不到的原因而出现极大的纰漏。当初如果不是庭州暂时的吏治空虚,恐怕你们根本不会得逞,更不会容你们猖狂到今天。庭州虽是西域边陲,但始终在大周的王化之下。王妃,这一点乌质勒王子是很清醒的,想必他也对你强调过很多次了吧?”

缪年的脸色愈发难看起来,但又不肯轻易服输,于是强硬反问:“袁从英,你到底如何认定大运寺就是真凶的?把理由说出来听听,否则又怎能令人信服?”

“好,那我就说一说。”袁从英平淡地道,“首先,我知道裴素云绝对不是凶手。”

“理由呢?”

“我相信她。”

缪年轻嗤一声,满脸不屑的表情。

袁从英微笑:“有些信任是不需要理由的,王妃,我想你懂得这个道理……嗯,我还是继续往下说,然后王妃再做评价。”

“请。”

“当我在弓曳听说了整件事情的经过后,就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这一切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大运寺住持告诉百姓,女巫用孩童的鲜血祭祀,就是为了能让我死而复生。但裴素云向我坦承,萨满教根本没有这样残忍的祭祀方式,以人为牺牲的祭祀只存在于极少数的民族,比如吐蕃的教派中。虽然我不熟悉神教异术,但我至少知道,自己压根就没有死,又何来死而复生?既然我的生还与杀童案没有半点关联,更不是杀童案的必然结果,那么杀童案带来的后果究竟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