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这话说得有理,那老柳烧鸭烧鹅我也吃过,味道确实非常香,还有老柳鸽王汤、老柳麻辣鸡煲、老柳白切等等,这老柳的招聘就是味道的保证,这老柳火锅的味道绝对差不了!”
“涮羊肉,这老柳火锅打上这么一个标签,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这个我知道,电视上不是见过嘛,好像是帝都那边的吃法,也不知道味道怎么样!”
“个人觉得羊肉火锅味道真不咋地,还是狗肉火锅香!”
“确实,羊肉火锅膻味太重,我也不太喜欢吃!”
“我觉得还可以啊,羊肉汤的味道,还是非常好喝的。”
“这火锅店新开业,优惠幅度还是蛮大的,我也进去尝尝看味道怎么样!”
“……”
因为人气旺盛,虽然很多都是吃瓜群众,但也有不少真正的顾客。
很多顾客最喜欢光顾这两种店,一是口碑极好的老店,二是刚开张的新店。
口碑老店就不用说了,那是味道的保证。
而新店则充满未知,也许味道垃圾,也许味道极棒。
这就像是看小说一样,有口碑的白金大神新书一出,内容都不用看,就知道书肯定不错,质量有保证。
至于新作者的小说,或许是本垃圾,但也有可能会是写得极为精彩的爆款。
如果碰到垃圾书那就不提了,但如果碰到爆款书……嘿嘿,心中的那份惊喜与满足,真是不知为外人道也!
这也是很多餐饮店开张,只要动静闹大一点,生意都不会太差的原因。
因为很多顾客都会带着尝鲜的心理去光顾,至于最后能不能留住这些顾客,就得看你餐饮店里的味道做得是否比别的店强了!
当然,话又说回来,也不是所有顾客都是这样的心理,有一部分顾客最讨厌试毒,对于这种没有口碑的新店,是从来不近的。
白州县人是出了名的好吃,好吃的人是最喜欢尝鲜的。
这也是当初柳下辉的竞争对手刘强,从白切鸡换成白切鹅,再从白切鹅换成白切鸭,然后又从白切鸭换成白切猪脚,刚换的时候都有顾客来买的真正原因。
也就是后来换得太多,被顾客们给记住了,才彻底混不下去而已。
所以,随着白州县首创的老柳火锅(涮羊肉)开业,这敲锣打鼓的把人吸引过来后,不少吃货都忍不住走进了商铺,满怀期待的往三楼的老柳火锅走去。
当第一个客人上到三楼的时候,入眼的是两排穿着统一制服的漂亮服务员。
看到客人走过来的时候,站在火锅店门口的漂亮服务员都把双手置于腹部,微微躬身,齐声喊道:“贵客您好,老柳火锅欢迎您的光临!”涮羊肉,又称“羊肉火锅”。
《魏书》记载,三国时代,曹丕代汉称帝时期,已有用铜所制的火锅出现,人们使用火锅煮用来涮猪、牛、羊、鸡、鱼等各种肉食。
但当时并不流行,后来随着烹调技术进一步的发展,各式的火锅也相继闪亮登场。
到北宋时代,汴京开封的酒馆,冬天已有火锅应市。
到了清朝末期民国初期,在全国已形成了几十种不同的火锅而且各具特色。
柳下辉开的羊肉火锅店,虽然打上了涮羊肉的标签,但其实并不是正宗的涮羊肉。
正宗的涮肉讲究的是吃食材的鲜嫩,必须水质上佳的清水打底,配料也尽量以清淡为主,配上香浓的芝麻酱,在不破坏食材本身鲜美的前提下起到提味的功效,嚼在嘴里的感觉是香醇。
醇是关键,回味无穷,但也是因此过于单调。
而且因为南北口味的差异,拿芝麻酱来当蘸料,对于南方人尤其是白州人来讲,真没多少人能够接受这样的口味。
所以柳下辉的火锅店,是打算用川味火锅以及地方火锅的汤底来涮羊肉。
川味火锅的汤底,不用说那都是麻辣汤底,请唐川这个川味师傅回来,主要就是为了制作这个汤底的。而清汤汤底比较简单,就是用剩下的那些羊骨头与边角料文火炖出来的。
……
百里彤云作为地地道道的吃货,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放假的时候出去四处觅食。
这个习惯,她已经保持好几年了。
所以,在白州县城这一亩三分地,上至大酒店的招牌菜,下至路边摊的虾公籺,哪家店的东西好吃,就没有她不知道的。
作为老柳烧鸭与烧鹅的铁杆支持者,百里彤云吃遍了带有老柳招牌的美食。
而老柳美食也没有让她失望,每一样都各具特色,吃起来回味无穷。
今天,老柳火锅开业,作为老柳美食的头号粉丝,百里彤云自然不可能会缺席,基本上是第一批进入火锅店的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