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蒸屉五个饺子,个个品相完美,完全没有破皮露馅。
饺子是蒸好了,但是不能马上食用。
排除家庭个人喜好,华夏国各地的蒸饺,大多时候为了美味加倍,都要配上一碟蘸料共同食用。
这样可以让蒸饺的味道丰富多元,口感上也能提升一个档次。
海龙蒸饺王也不例外。
白小白接下来需要制作的正式蒸饺需要搭配的蘸料。
华夏国的蒸饺蘸料,各地根据各自的口味不同,都会变换组合出不同的口味。
像是蜀川人民,饺子蘸料中必加红油辣椒,甚至花椒提味,吃的就是那股辣劲麻香。
而华夏的很多省份,比如山n省某些地区,东北很多地区,都喜欢用葱花和蒜末配合生抽、苹果醋制作蘸料,这种蘸料口感香浓咸鲜,最受欢迎。
当然,华夏的很多地方也喜欢用老姜末加米醋或者老陈醋制作蘸料,可以饺子味更加醇厚香酸。
苏北部分地区还喜欢往蘸料加入极少量白糖调鲜味,能饺子咸中带上淡淡的甘甜,更符合当地的口味。
总之,蒸饺的蘸料五花八门,多种多样,各地的偏好都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
由于众口难调,想要制作出一款让所有食客都满意的蘸料,理论上并不太可能。
按照系统的做法,这一次新品的蘸料就是简单粗暴分为两种不辣和辣。
不辣的是姜醋酱蘸料,辣的则是辣椒芝麻蘸料。
当然这个蘸料系统不会直接提供现成的,它们的调配需要白小白亲自动手制作。
不要单纯以为,前者姜醋酱蘸料,就是由姜末,陈醋,酱油简单构成。后者则是辣椒末和芝麻简单构成。
这种想法太天真了。
其实并非这么简单。
无论是辣还是不辣的蘸料,都要加入一种特制的浓缩精华高汤调和。
因此,白小白在调配两种蘸料前,必须先熬制一小锅浓缩精华高汤。
之前剥龙虾留下的龙虾头和龙虾壳并没有浪费,此刻熬制浓缩精华高汤的时候,正好能派上用场。
这个浓缩高汤所要用到的食材除了龙虾头、龙虾壳,还有就是海洋补肾佳品青口贝。
青口贝又称翡翠贻贝,俗称淡菜。
这种海鲜已经可以大量海边养殖,价格低廉,算不上名贵海产品。
不过因为营养丰富,特别适合汆汤,所以是海边渔民非常喜欢的一款贝类食材,华夏国的沿海省份大小菜市场也基本都能买到。
白小白夏天的时候,也常常买这种食材煮汤喝,非常清淡爽口,还能滋补养肾。
不过现在菜市场买的青口贝全部都是人工养殖的,贝壳上污垢很多,而且贝壳夹上含有大量的紫菜残留,非常难以洗干净,给人一种很脏的感觉。
而系统提供现在提供的青口贝,装在一个金鱼玻璃缸中。
这些青口贝,壳呈黑褐,具有光泽,壳面洁净,毫无杂质,就像是经过特别的清洗一般。
不会是野生的青口贝吧?
白小白心里想着,拿起小漏勺,捞起一勺子鲜活的青口贝,开始正式熬制高汤。
架上不锈钢炖锅,开大火烧一锅水。
将洗净的龙虾头和龙虾壳一齐放入沸水中汆煮。
这个汆煮过程要求快而充分,快就是速度要快,不易煮太久,充分就是要龙虾整个部分都要汆烫到,不能留有死角。
这个汆烫主要是去除龙虾表面的污渍,和煲猪骨汤飞水是一个道理。
所以这一遍汆烫的水是不能用的。
白小白快速汆烫完毕后,捞起龙虾头、壳。
倒掉汆烫的水,另装一小锅子水,继续开火煮沸。
这才是正式的煮海鲜汤。
为了煮出的汤鲜味能浓缩,第二次锅子里的水不宜太多。
水沸腾,倒入汆好的龙虾头和壳,开始翻煮。
等龙虾头和壳都变完美的鲜红色后,白小白将火调为文火。
慢慢翻煮,直到锅子里的汤浓缩到只剩下一半后,白小白倒入洗净的青口贝,继续小火煮。
一直煮到青口贝开口后,再维持二十秒,白小白这才捞起龙虾头、龙虾壳,以及青口贝。
开大火,单独煮剩余的海鲜高汤。
期间加入两片薄姜片,滴六滴上好的黄酒去腥,让汤汁再稍微浓缩两分钟后关火。
静止高汤,白小白随后滤去其中的不可溶杂质,最终得到的就是蘸料需要的龙虾浓缩精华高汤。
说实话,这锅子的海鲜高汤完全颠覆了白小白的认知。
虽然是海鲜煮成,但是鲜香扑鼻,非常诱人,毫无劣质海鲜的浓重腥气。
白小白顾不上尝一口,紧接着开始制作起两款蘸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