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星剑小时候就很闹腾,长大了同小时候也没差多少。
他丝毫没觉得刨狗洞有什么丢脸的。
季华清调笑,“因着远之是个乖孩子?”
余远之苦笑,“因为我娘把它搬到了山顶。”
“哈哈哈。”
众人一同笑起来。
城西里侧不同于中心的繁华,众人越走到里侧,越能够感受到汾州城里隐秘角落的荒凉。
这边的路泥泞,修得不大规整,据说这里还是重新改建过的。
只是从房屋之中仍能够看出这里的贫苦。
“汾州那般热闹,这里怎么跟个荒郊野岭似的。”
江星剑四处看看悄悄,越看越觉得不可思议。
林咏扇倒没有露出意外的眼神,“其实半年前汾州城里每个地方都这般落败。”
“什么?!”三人齐齐望向林咏扇。
“不可思议吧。”
林咏扇感叹道,“汾州的这个县令大概两年前来到汾州任职,那时候,汾州虽然地方大,但到处都是穷苦人民。
其他各座城都有优势的物品,各有特色,可汾州城地理位置不大好,没办法同其他地方相比。”
“汾州的县令为了改善民生想了许多方法,甚至亲自下田了解农户的状况,积极学习各种方法。
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才堪堪让汾州城里的百姓吃得饱饭。”
“一年后,心力交瘁的县令病倒了。”
“真是噩耗。”
余远之感叹,辛辛苦苦了那么久,好不容易有起色了,还病倒了。
“不过那县令真是个不错的人啊。”
江星剑回想起一路走到县衙门前的憋屈,把夸奖的话憋了回去。
“一年后呢?”季华清的注意力全在林咏扇的介绍里。
“一年后,县令开始慢慢提升百姓在衣住行方面的生活品质,花了不少功夫,终于将汾州城的生计缓慢地提升了上来。
但可惜,半年前,城中开始发生第一起失窃案,而后半年的时间里,失窃案频繁发生。
按理说,这样的县令可能因为失职而被处罚,可百姓们爱戴这位认真负责的县令,纷纷求情,故而这位县令虽然没查出盗贼是谁,却仍然没有受到处罚。”
江星剑点头,“那还挺不错的,好人有好报,汾州城的百姓们还挺有情有义的。”
林咏扇笑笑。
城西的小道往前路愈加不好走,前方搭了一块木板,摆在中央,供来去的人通过。
余远之走上去的时候,木板甚至向下陷了一下,被季华清连忙抓住了手。
他扭过头,嘴张了张,“华清小心。”
季华清笑着回望。
身穿粗布麻衣的大娘从这边经过,见到穿着打扮颇为不俗的侠士从这方走过,停下来愣了一下。
直到林咏扇摇着扇子往前,微笑询问,“大娘,我们几位是县令派来了解情况的。
想请问一下王大壮的家,方便帮我们指一下路吗?”
那大娘恍然大悟,指着右边,“那边,那边直走,然后往左看,最里边就是了。
不过大壮他出去摆摊了,午时才休息一会儿。
不如你们到大娘家里先坐坐?”
江星剑闻着巷子里传来的各种味道混杂在一起,再闻着大娘身上浓郁的廉价脂粉味。
摆摆手想拒绝。
却被林咏扇一把拉了下来。
“那就辛苦大娘了。”
第15章 给夫人留块糖
大娘姓尤,家里有个六岁的女儿。
季华清进去的时候,小姑娘见到他便跑过去,在一群人中看了半天,最终牵起了季华清的手。
余远之哭笑不得。
这年头,连小孩子也知道美丑之分了。
“哥哥,欢迎来我们家玩,先坐一下,喜儿去给你们倒水喝。”
余远之进来之后看了一圈,尤大娘家的房子看起来很有年岁了。
上方的烟囱呈现出深黑色,墙面斑驳,条条黑色的道杂乱地印在上面从头划到了尾。
有一些颜色已经淡了,还有一些看起来还很新。
院子的角落里摆着一丛柴火,旁边的斧头应当是没怎么磨过,有一些钝。
走到桌子前,余远之见季华清停下来,看了一眼。
桌子上面沾了一层厚厚的油脂,边边角角上甚至发黑。
凳子也不是那般干净。
林咏扇笑着同屋子里的人说话,趁着他们不注意的时候悄悄往凳子上丢了块手帕坐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