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师万分感谢,但考虑到回头这个价格还是自己出的,这份感谢得打个折扣。
这种类型的采摘园,下雨天是来不了的。碰上雨天采的果子味道会寡淡一些,甜度不够。脚下踩着的是泥土地,只走三步路,衣服裤子鞋子就会全是泥点子。
人入采摘园,三三两两结对,分散到每一条小岔路上去。贺君往深处走,随意找了个拐角往里去。
不知道是不是深处采摘的人比较少,贺君迈步里面,发现里面到处都是已经成熟的小番茄,一颗颗像小灯笼一样缀在茎条上,压弯了枝条。
不少红到有些发暗了的,更是潜藏在枝条中央,卡在里面无人问津。地上有些坠落在地的小番茄,很是让人觉得可惜。
小番茄挑选基本上得挑选颜色比较深的。那些看上去颜色清亮带着点黄绿,必然是还没熟透的小番茄,需要再熬一些时候。果实有尾巴尖尖的,也有要尾梢椭圆的。一般来说,圆的甜,尖的脆,越重的水分越高。
贺君来之前稍微看了一下挑选守则,在圆的和尖的里犹豫。甜的显然更好吃,但糖含量应该有点高。尖的脆爽也不错,但万一甜度不够……
最后他选择各挑选一个,随意擦了擦直接吃了。
这个大棚虽然一个人要三十,但种出来的小番茄口感是惊为天人。放入嘴里一口咬下去,直接爆浆一般,满嘴汁水。
贺君一时不察,直接被呛到,嘴角差点直接上演咬破血包的吐血场景。他艰难咽下后咳了两下:“这颗的水也太多了。”
他将第二颗尖角的小番茄放入嘴里。第二颗小番茄水分含量和前者不相上下,甜度稍弱些,口感确实更加脆爽一点。不知道是不是刚摘下来的缘故,这两颗小番茄都有一种清新味,是超市里买的那些所没有的。
贺君点了点头,干脆不抉择了:“都可以,都可以。”
两种全摘了。
他半点不讲究,也不怕没洗过的小番茄吃坏肚子,一边摘一边吃,越走越深,越采摘越开心,一筐根本放不下,干脆把工作人员的筐顺过来:“我帮你采啊,这个是摄影师的吧。我帮你采啊。”
工作人员、摄影师:“?”
贺君沉迷进采摘活动,把摘好的一筐给工作人员,拿着剩下的两个筐,左手一个,右手一个,继续往里头进军。
番茄植株长在地上,中间束着一根木杆子,植株就顺着这根杆子朝上长。这个大棚应该种植番茄有几年了,植株个头很大,有一米三左右那么高。
采摘的时候要蹲下,整个人就会陷入到番茄植株中的遮挡中,旁人找都找不到。摄像师拍人总不能是站着拍人头顶,也得跟着蹲下拍摄。
贺君在那儿挪动,摄像师就跟着挪动。
这儿光照充足,但这个天气也有点过热,大棚里用了一点遮阳。而余下的那点光照在人身上,也照在果子上。青年的头发黑顺,脸上涂了点完全看不出粉底厚度的隔离防晒霜,偶尔朝着镜头笑一下,自然得像在拍什么乡村偶像剧。
这样的采摘镜头因为不是虚伪的摆拍,格外真实,也格外有意思。
贺君又拿着衣服擦了擦番茄,往嘴里塞了一颗。吃完他还要点评一下:“这颗水分不够,熟是熟了,但感觉有点青涩,像刚入社会的学生。”
摄像师:“……”太真实了。
不知道是不是小番茄吃多了,贺君的唇比早前更有血色一些。他晃悠采摘了一圈,发现这里面丰收的果实起码还能来好几筐,替老农担心:“这里面的果子回头不摘就浪费了吧。”
他有心想再拿两筐,又想到这种水果放久了容易坏,决定作罢。他们这群人回去人手一筐,起码能再吃两天。
连吃三天小番茄,有点多。
他站起身来往四周看了看。这个大棚面积挺大,Vacation其余四个人不知道跑哪里去了,完全看不见人。
贺君带着两筐小番茄往外走,侧头忽然发现隔壁那一排,有个阿婆正在采摘小番茄。阿婆穿着一个围裙,头上戴着一个漂亮的草帽,草帽上还挂了一朵不知道什么花。
她双手比贺君可灵活多了,三两下就装了半筐,筐还是贺君手里的几倍大。就贺君看过去这小会儿,她已经装好了一筐,把筐往自己手边的一辆小车上装。
看起来应该是本地的农户,估计是游客采摘不完的那些,得他们自己来负责采摘。
贺君下意识和她招呼:“阿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