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一级艺术狂徒_作者:言朝暮(255)

  可宁明志不急了。

  宁学文的孙儿,就是他宁家的人。

  再怎么闹脾气,也是一家人。

  思及此处, 宁明志端详钟应的眼神越发欣喜,即使年轻人对他大加斥责, 他心中升起的仍是激动。

  宁学文是他的好侄孙, 只可惜,不会弹琴。

  他仍旧记得宁学文糟糕的琴技。

  一张百年桐木七弦琴,发出的声响简直和锯木头一样难听, 让他怀疑宁学文没有半分乐感,甚至是个音痴。

  现在好了, 他的好侄孙养大了一位好孙儿。

  不仅是樊成云的得意弟子,还能重奏十弦雅韵,他怎么看怎么觉得钟应出类拔萃, 连钟应骂他不忠不孝不义都忘得一干二净。

  “学文去世, 我很遗憾。”

  宁明志心中欣喜, 声音却悲痛欲绝, 十分真诚。

  他微眯着眼睛, 像一位体贴侄孙后代的长辈,凝视钟应。

  “既然你是他的孙子,我们就是一家人。你先在我这里住下——”

  “不需要。”

  钟应打断他的温言细语,神色越发冷厉抗拒,还皱起了眉,往后嫌弃的退了退。

  “我姓钟,我爷爷姓林。我们和你们宁家、载宁家毫无关系,更不是什么一家人。”

  不过短短几句话的时间,足够他清楚了载宁闻志的无耻以及师父厌恶宁家人的缘由。

  宁明志打蛇上棍,难缠至极!

  钟应厉声说道:“我不住你的大宅院,我会自己去找酒店。今天要是没什么事,我就先走了。”

  说着,他转身要走,恨不得远离这个要死不活的老头子,远离这间修筑在逝者鲜血上的璀璨庭院。

  然而,他还没能离开和室,就听到身后急促声响,医生们低声劝告,宁明志一声急呼——

  “钟应,难道你不想见见静笃送我的筑琴吗!”

  钟应止住脚步,眼前守在和室外的载宁门徒也是跪了一地,低着头阻拦了他的前路。

  他站在那儿静静打量这群家伙,呼吸都变得极轻。

  只听见宁明志沙哑虚弱的声音继续说道:

  “学文以前年年都来日本,给我弹琴,给我击筑。虽然他没有天赋,但是他的孝心谁也比不过。我要死了,我的筑琴,本该是他的筑琴。可惜、可惜……”

  他连连说着可惜,眼睛却因为钟应停在那儿,透出精光。

  “你是学文的孙儿,自然应该替他继承这琴!”

  钟应听得清楚,和室里里外外的人也听得清楚。

  那些忠心耿耿的门徒,帮师父挡住了离去的子嗣,连静子听到这话,都立刻出声劝道:

  “钟先生,您的手伤了,去酒店又远又不方便。”

  静子女士的声音柔和,暗藏着一丝丝喜悦,“您若是不喜欢宅邸的日式装潢,我领您去学文住过的地方。”

  “那里离内院远,安静清幽,他一直喜欢。”

  钟应沉默长叹,心中压抑的情绪并未好转。

  他不想再看假惺惺的宁明志,只为自己的爷爷不值。

  恐怕这么多年,爷爷便是信了宁明志的鬼话,年年来载宁宅邸,年年给宁明志弹琴。

  又年年岁岁的盼望着——

  原属于沈家,由沈聆赠予宁明志的那张筑琴,能够平平安安的回到樊成云的手里。

  宅院外阳光明媚,有着迎秋泛黄的袖锦红枫,静谧雅致,惬意宜人。

  可惜,钟应无心欣赏。

  “静子女士,请带我去看看爷爷住过的地方吧。”

  他这么一出声,剑拔弩张的气氛骤然缓和,连他面前跪了一地的门徒都像悄悄松了一口气。

  静子喜出望外,声调仍是柔和,“父亲,我带钟先生去休息,有什么话,您明天再吩咐。”

  宁明志低声笑道:“记得联系植村医生,他得好好医治我们音乐家的手指。”

  长辈的关怀依旧虚假的围绕着他想听琴的心思。

  静子站起来刚走了两步,宁明志又不放心的出声。

  “远山。”

  跪在钟应面前的人群里,一位年轻的徒弟仰起头,“是,师父。”

  宁明志意味深长的说道:“好好招待小应,他要去哪儿、要做什么,你都仔仔细细的陪着。”

  “是,师父。”

  钟应随静子女士离开和室,身边就默默跟上了宁明志的徒弟远山。

  他的脚步安静,一语不发,像极了敬业的监视者,聆听静子告诉钟应的每一句话。

  “学文每次来这里,都住在君子院的猗兰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