靛蓝幽幽_作者:田夫(99)

2018-02-08 田夫

  这是咋的呢?是蒋元清不尽力?不像嘛,看他那样子,连吃奶的力都使出来了。是大家心不诚?也不像,每个人是啥情况,大家都看在眼里的,再说了,哪个不是真心盼望下雨?哪到底是咋的呢?

  天,始终没有下雨。

  田地里的禾苗一天比一天枯焦。

  眼看着就要颗粒无收,人们的心一天比一天焦急。

  求不来雨的疑问就像正在发酵的面团,在人们心中一天比一天大。

  终于,有一天,有人想明白了,蒋元慈和蒋元清虽然努力,但人微言轻,差着力道。要是去请县大老爷出面求雨,他人大面大,说不定就把雨求来了!

  于是,大家蜂涌着去蒲江城里,请县大老爷求雨去了。

  ☆、送粮救人

  蒋元慈带着洪兴场大塘铺几百个弟兄,浩浩荡荡奔县城里去。大家把求雨的希望都寄托在县长大人身上了。

  他们所经之处,沿途乡民皆如小溪之汇大河,纷纷涌入,到达县城时,男女老幼已有数千之多。县城周围三乡五里的乡民,听说有人去请县长求雨,也从四面八方朝县城涌来。

  中午时分,从县衙到正街,从西门到东门,大街小巷都站满了人。喊叫声,哀求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若大一座城里,人头攒动,风起云涌,声潮澎湃,宛如大海波涛,浩浩荡荡。

  蒋元慈在衙门前站立着,凝视着衙门,一脸的凝重。他转身看了看跟着的区长保长们,以及他们身后那黑压压的人群,心里猛然升起勇往直前,奋不顾身的勇气和豪情。他捋起长衫的前摆,毅然决然地单跪于台阶之上。

  他身后的区长保长们也都跟着单跪下去。衙门内外,街沿路面,屋角檐下,无数乡民也都紧跟着跪在了凡是能跪下人的地方。那情势,就如浪潮,从县衙涌来,涌过正街,涌过东街,涌过西街,涌过南街,涌过县城的九街十八巷。蒲江城里,满满地,都是朝向衙门的,万分虔诚的,躬身跪匍的乡民的腊黄的脸。

  蒋元慈从怀里拿出昨天晚上连夜写就的陈情书,大声念道:

  “中华民国四川省蒲江县县长大人均鉴:

  今有蒲江县民蒋元慈等,率众乡民跪告曰:

  兹因壬申年始,时至六月,上天未曾下得雨水一滴,致使江河断流,田地干涸,禾苗枯死。吾众竭力探求水源,深掘泉眼,欲救稼穑于既亡,拯人畜于将死。然,水已尽,源已枯。值此青黄不接之际,乡民食之无粮,饮之无水,草根树皮怠尽,唯饥渴待毙矣!吾等曾备肴品,具虔心,于九仙之颠,拜求赐雨。然,人身微,地域寡,虽有示意,终未恩赐。慈等思及过往,虑为乡民不敬,获罪于上天,故有此罚。今众乡民知罪,诚为担当。然老小妇乳,身娇体弱,未当临危。故元慈斗胆,率众乡民跪请知县大人,以万民之生死为念,以显贵之身,县长之尊,父母之情,为吾等子民求得夜雨,以救苍生!

  慈等跪叩矣!一叩首——再叩首——三叩首!

  中华民国二十一年六月初二日”

  蒋元慈把陈情文举过头顶,高声喊道:“知县大人,救救苍生吧!”他身后所有的人都跟着哀告:“知县大人,救救万民吧——救救苍生吧——”县城内外,声如滚雷,此起彼伏,响彻天空。

  过了好一会儿,从衙里才出来一个穿新服戴眼镜的人,从蒋元慈手上拿过陈情文,转身进去了。

  未时已过,那人才从衙里出来,扯起喉咙大声说道:“各位乡民,县长大人已经接受了大家的请求,决定择日于飞仙阁二王庙祭天祈雨,以救苍生。具体时日决定后,会广而告之,大家回去等着吧。”说完,他转身进去了。

  “这,这这……”蒋元慈与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如梗在喉,无以言表,也只好各自散去。

  青兰和文章看到他们的额爹,格外的高兴,几声惊喜欢愉的“额爹”过后,都靠到蒋元慈的身边来。

  “在城里读了这些天的书,咋样?都学了些啥?说跟额爹听听啊,”蒋元慈高兴地搂着女儿和儿子,微笑着说。

  青兰嘴快,见她额爹问,心里高兴,把她在女子学校学的听的一股脑儿说出来,而且还激情四溢。啥子三民主义啦,平均地权啦,男女平等啦,放脚啦,婚姻自主啦,恋爱自由啦,讲得一套一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