俩人出门找东西吃。
以前邱池经常带着成缺逛夜市。一排夜市摊儿,都拉块蓝布招牌,一只白织灯泡挂在招牌边上。小吃摊老板只穿一件白色跨栏背心,一边烤串儿一边吆喝生意。邻座的姑娘就着啤酒在电话里和男朋友吵架,烤串剌过嘴角留下一条条红色的辣椒油印记。
天凉了,夜市不再有夏季的热闹喧嚣。
俩人在一个砂锅摊上坐下,也就这里还有点人气。
成缺要了酸菜羊肉锅,赵逸兴点了一碗什锦炖菜。
成缺从爸爸的锅里捞冻豆腐,图它吸饱了汤汁格外有风味,逸兴从成缺的锅里捞些羊肉来充实这锅太素的砂锅。
“砂锅的里煮什么很有学问:羊肉稍显肥腻,就要配酸菜,这样吃才爽口。肥肠砂锅更是考验功夫。肥肠要洗的干净,内壁不能有肥肉,要不然一咬一嘴油,还携带着腥臭。花椒和泡椒的分量更是要恰到好处,少一分花椒会觉得油腻,多一分辣椒吃不出肥肠的味道。
最重要的是,食材要新鲜,火候要恰当。二三流的食材吃起来让人觉得像剩饭翻新,怎么都掩盖不了那股破烂味。煮的太久的粉丝会烂,肉类搞不好就老的像皮革一样。
即使是路边摊的食物,还是需要用心才能好吃。”
成缺眼睛尖:“看谢斯文和他妈妈!他们也在吃晚饭。”
逸兴转头,看见他们母子俩在吃煲仔饭。
结账之后逸兴带着成缺过去打了个招呼。
谢丹女士很礼貌的停下筷子,欠一欠身。
成缺很熟络的跟谢斯文聊天,逸兴对着谢女士点头笑笑。
待成缺和谢斯文说完话,逸兴携成缺回家。
初冬的晚上,已经寒气逼人,呼吸可以看到雾气。逸兴拉高衣领,成缺套上领帽,手挽着爸爸的胳膊。这姑娘都长到赵逸兴胸口那么高了。
“谢斯文想约我周末去他家玩。他才搬来,没有朋友。”
“他妈妈愿意吗?”
“噢,这我倒没问。”
“再说吧。”
“爸爸,你知道吗?我这样挽着你的胳膊,英语里叫做Arm Candy。”
“你妈教给你的?”
“嘻嘻,我妈告诉我这不算好词,不过我挽着你应该不算啥。”
赵逸兴只想回家好好睡一觉,他脑子一下处理不了这么多信息:孩子已经在安排自己的社交生活,同时有了性别意识。
第11章 可能要外派
上班期间,领导王总工程师把赵逸兴招来:“逸兴啊,我们很理解你这段时间家里的困难。但是这个项目没有其他人能胜任了。甲方在南京,整个项目从开始搭建到调试结束正常运行估计得半年。因为前期的设计是你做的,所以想让你做这个项目落地的负责人。我们目前的计划是4名工程师再搭10个技工。工程师我们出,技工到南京招。你可以指定你想要的人。”
赵逸兴抬起头来:“王硕能去吗?我知道他肯定想要这个机会。”
总工突然很顽皮的对逸兴眨眨眼:“我以为你恨不得他卷铺盖走人。”
“我那是嫉妒。”
“他技术不如你全面。我怕他撑不起来这么大的项目。况且他对这个项目没你熟。”总工叹了一口气。
“我孩子小,没法在外地呆半年。”赵逸兴也不得不吐露真话,“而且我没这个野心了。”
赵逸兴这半年来一直被悔意笼罩,觉得自己在工作上投入的精力太多,忽略了家人。
“我知道,唉,”总工又叹了一口气,“天妒红颜。”
赵逸兴抬眼望着总工,总工第一次提到邱池。
邱池很少参与逸兴的公司活动,她觉得应酬赵逸兴的同事和领导是苦不堪言的差事,所以赵逸兴同事熟悉邱池的也不多。
但是王总工不同。他比赵逸兴更早认识邱池。总工的夫人是邱池的高中语文老师。
王总工当年负责招聘面试,他对这个这个眉目爽朗的年轻人印象很好。
工作第一年的春节,逸兴同邱池去总工家拜年,四人见面,发现邱池和对方认识。总工和张老师连连感慨这奇妙的缘分。
“你考虑一下吧,下星期答复我就行。”总工对逸兴说,“况且,换个生活环境你有可能心情会好一点。虽说是半年期,中间你想回家的话,两个星期跑一次,公司给你报销差旅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