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是,在逸兴印象中,这小小的人儿一直甜蜜可爱:很早就会“呵呵”的笑,还没有牙就会用手抓着一块红薯慢慢在嘴里抿着吃。稍微长大一点之后,成缺会在逸兴走近家门的那一刻扑上来叫“爸爸”。他从来没觉得成缺是个难带的孩子。
作者有话要说:
不要带入自己,不要找生活中原型。本故事纯属虚构。
第2章 伤逝 (下)
“爸爸,晚饭我们吃什么?”成缺试探着问。
逸兴这才回过神来,索性把手机递给成缺:“你看看想吃哪家的外卖直接下单吧。”
成缺读小学三年级,现在已经完全可以看懂菜单,看懂其他食客的评价。这一个月张阿姨不在,她和爸爸也几乎把四周的外卖吃了两圈。成缺熟练的下单,眼泪忍不住“啪嗒”一声滴在了手机上。
她把手机在衣角擦了擦,递还给逸兴。
“我想妈妈。”
“我也想她。”逸兴耸耸肩膀。
“如果妈妈在的话,我们不至于天天吃外卖。”
逸兴笑笑,不置可否。
“妈妈告诉我,如果忙的连自己做顿饭的时间都没有的话,那忙的也就没有意义了。我们俩至少打起精神来吃饭吧。”
逸兴看着这孩子,眉目和邱池越长越像,甚至说话时候的神态表情都一摸一样:嘴角上翘,自然带笑,说完一句话就会不自觉的抿一抿嘴。
他想稍微让气氛活跃一下:“你怎么没把你妈妈的好厨艺学到手呢?有她一成的本事咱俩都不至于吃外卖了。”
没想到成缺“哇”一声大哭起来。逸兴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她,这大半年来,成缺第一次在他面前大哭。他只能看着瘦瘦的女儿趴在沙发抱枕上抽泣。那对抱枕是邱池在装修结束后买的,刻意选择了明亮的姜黄色,点亮整个素净的客厅。
门铃响了,外卖小哥来了。
逸兴起身接过塑料袋,向外卖小哥道过谢后,把饭盒摆在餐桌上,呼唤成缺来吃晚饭。
成缺今天定了一盆冒菜。逸兴一直都无法欣赏冒菜这种食物。冒菜在他看来太简单粗暴:无论什么食材,不分青红皂白在滚烫的汤底中一烫就吃。统一的调味,统一的火候,无论蔬菜、蘑菇、粉条还是肉,最后味道都一样。
但是邱池懂得欣赏这种食物。邱池觉得这种食物附有浓浓红尘气息。有嚼劲的粉条,配上脆脆的藕,吸饱汤汁的腐竹,清爽的豆芽,再搭一份羊肉片,一锅热辣辣的冒菜端上桌,开吃五分钟就会出一身暖洋洋的汗,鼻涕眼泪齐流。赵成缺这孩子也继承了母亲的口味,对路边小吃的兴趣远高于大酒店。
窗外暮色渐垂,公路上出城的车辆堵的水泄不通。汽车红色的尾灯排起长队来,比霓虹灯都好看。
父女俩坐下,成缺最爱宽粉条,逸兴先挑肥牛片吃。
“今天家长会,杨老师专门把我留下来谈话。”逸兴对成缺说。成缺低头吃饭,不发一言。
“她说你这个学期两门课的期中考试都只有七十多分。”成缺没回应。成绩一落千丈也是这半年来的事情。
“杨老师建议如果你实在觉得力不从心,可以考虑休学一段时间。学校教务处会为你提供便利。”
成缺抬起眼睛望着爸爸:“对不起……”说到此处,成缺双眼又泛红了。父亲很在乎她的学业吗?成缺不清楚。曾经一度,逸兴连孩子上几年级都不知道。但是成缺觉得愧疚,因为父亲这半年也不好过。他已经很少加班,需要出差的项目也推给同事,早上五半就出门上班,只为了能在四点准时下班,赶回家陪孩子。父亲这段时间为她付出了不少,她却无以为报。当然,以前这些事儿都犯不着逸兴操心。以前,邱池在的时候,成缺的学业一点问题都没有。
邱池不是整天盯着孩子写作业的妈妈。“我教她喝酒谈恋爱就好了啊,其余的留给学校去教。”只是邱池在的时候,成缺比较快乐。逸兴记得有时候邱池有些牢骚,说现在小学把太多功课推给家长。
逸兴也是这半年才知道孩子读个小学是那么兴师动众的事情,恨不得配一个后备役来支持。老师动辄布置一些“探索性”的作业,比如最近的这个,向爱迪生学习,自己动手做个小发明。这让赵逸兴这个电器工程师哭笑不得:基本力学电学数学知识都还没有呢,还要搞“小发明”?最后还是当爹的亲自动手,想破脑袋,做出一个简易的手摇发电机配个小灯泡,一摇手柄灯泡就一闪一闪的。逸兴故意把线头接的很粗糙,假装这是孩子做的。成缺看到这个“发明”高兴的眉开眼笑,很诚恳的赞美爸爸:“没想到你还挺聪明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