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之前邱池这个文科生是怎么应付老师留的这些古灵精怪的家庭作业的。
逸兴看看成缺,觉得现在这孩子的眼睛都失去了神采。双目没有焦点,心神飘浮。九岁失去母亲,有几个人能振作?
“如果实在觉得上学太累,考虑一下休学的事儿吧,我也跟着你放个长假。”逸兴再次提出建议。
“有学上的日子还好过一点。不然呆在家干什么呢?一个电视节目首播看完了看重播,加起来看了四遍一天都还没过去。”成缺的答案很老成。说的也是。赵逸兴若不是有这份令他爱恨交织的工作,怕是现在已经是挺着个啤酒肚的酒鬼。他也盼望日子能过的快一点。
看来这一年,“快乐”这两个字,不会和他们父女发生什么瓜葛。
电话响了,是邱池的母亲,张永梅打来,邀请他们父女俩周末回去吃饭。
第3章 鲈鱼(上)
赵逸兴以前也不常去岳父岳母家。
逸兴觉得周末放弃睡懒觉的时间去赶早市,从城南开车到城北只为了吃顿饭,完全没有必要。可是邱池喜欢。邱池也不勉强他,逸兴不愿意去邱池就自己带着孩子去。
邱天舒在三线建设的时候作为地质专家调来到大西北,几年前退休,每日莳花品茗过的好不逍遥。张永梅本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心情,一起跟着老邱从天府之国搬到这里安家。一开始总觉得气候干燥,日头太烈,她嘴上老说气候太硬住不惯,但是若是让她回老家住一星期,她又觉得终日不见阳光,每天晚上下雨下的人很抑郁。
就在这进也不是退也不是的状态下,张永梅也慢慢的把这个西北城市当作了自己的家。
老两口在晚年丧女,心里自然不好受。但是看着女婿在这半年内憔悴不堪,外孙女也麻木恍惚,老两口更是于心不忍。
“逸兴,如果你想自己出去散散心的话,我们可以帮你照看成缺。”邱老先生这么提议。
还没有等逸兴回答,成缺自己先反对:“我不会离开爸爸。”逸兴抬起头来看着成缺,呵,没想到女儿在这时候这么坚定的支持他。逸兴拍拍女儿的肩膀:“你去看看外婆今天做什么饭。”
张永梅邀请赵成缺来一起剥毛豆。砂锅里咕嘟咕嘟炖着一只鸭子。白瓷盘里有一条洗净的鲈鱼,鱼背了几条刀口,已经塞了姜片,看样子是打算清蒸。岳父岳母这是要做一桌江南菜肴安慰女婿。
赵逸兴是江南人。邱池和赵逸兴在南方读大学的时候认识,相恋。因为邱池的缘故,他在大学毕业后跟随邱池到她的家乡落脚。邱池自嘲自己是老派人,一心牵挂故乡。早上出门就盼望看到牛肉拉面馆儿,夏天卡车载满白兰瓜,冬天街道上飘着苹果香。只有这样的生活才能让邱池觉得踏实。即使到后来做了美食撰稿人,她出去采访也不会逗留超过两天,工作结束马上回家。
赵逸兴刚和邱池结婚的时候经常互相打趣各自的饮食习惯。
“你们这的人把一坨面做成不同形状吃下去觉不觉得无聊?”
“不会比你们每道菜都被酱油和糖染的黑不溜秋更无聊吧。”
赵逸兴还记得邱池第一次做清蒸鲈鱼给他,原本是打算犒慰他的思乡之情的。结果鲈鱼端上来之后,逸兴发现盐粒干在了盘子边上,鱼被蒸的四分五裂,淡而无味。邱池自己也觉得惨不忍睹,就拼着老命把这条鱼吃了,觉得这样赵逸兴不会太尴尬。
逸兴也很纳闷,怎么会有人能把最简单的清蒸鲈鱼做成这个样子,在他看来这是最基本款的家常菜了。
事后他问邱池:“你们那的人都这么做清蒸鲈鱼啊?”
邱池也觉得很委屈:“我在遇到你之前只在语文课本里见过“但爱鲈鱼美”。再说,这招还是跟《饮食男女》里面那老头学的呢。他说:‘鱼身上不要撒盐,把盐摊在盘子边上,让蒸汽带下去。鱼肉见盐就老了。’我怎么知道这鱼成这样了呢。为啥鱼都蒸裂了盐还干在边上?”
逸兴觉得哭笑不得:“你蒸了多久啊?”
“二十分钟不到吧。粉蒸肉需要四十分钟,我估计鱼二十分钟就够了。”
“蒸鱼七八分钟就足够了。下次放点老抽,出锅之后再撒上葱丝,热些油淋上去。”
赵逸兴也擅长下厨吗?并不是,他擅长纸上谈兵。但是邱池在这个领域天赋异禀,一点就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