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娴这时也终于动了。
可是等他们跑出门去,哪里还有梅万城的影子。只有雪地上一来一回两趟脚印,从张家院里一直延伸到胡同口,消失在街道上无数的脚印中,再也分不出哪一个是梅万城留下的。
张静娴傻傻的站在雪里,心里明明似懂非懂,偏偏感受到了怅然若失。
有的人别看她表面上表现的多么事故多么聪明,其实一遇到与己身相关的事就犯糊涂,不但脑子转的慢嘴也变得笨,不但嘴笨动作反应更是迟钝。
都说性格决定命运,这就是了。
☆、卿本佳人(二)
一九四八年一月二十二日是大年初一。明天一早杨肃该回部队了,走之前有些事必须要交代给张静娴。她虽然不满二十岁,但是自幼受张老太太的教导,做事沉稳,、胆大心细而且重情重义,杨肃真心觉得她靠得住。
张静娴知道杨肃有话要嘱咐,她把孩子哄睡之后打算去找杨肃,不知道怎么回事也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她走到半路又折返回去,把已经睡熟的孩子抱了起来一起去见杨肃。
杨肃借着烛光看孩子。
有那么一瞬间他脸上出现了短暂的晃神,他仿佛在烛火摇曳中看见了那个远在南京的叫叶佩珊的女人。
杨肃想要生女儿的愿望纯粹就是为了恶心叶佩珊。否则以他的性格根本就不是温声细语哄孩子的人,他这辈子所有的温柔和耐心都投放在了各色女人身上,哪里还有多余的温情给孩子。身为男人他只喜欢生孩子的预备过程,而不是孩子本身。可要说不喜欢也不对,因为他确确实实心心念念的要生一个女儿出来。
女儿长大以后要嫁人、要冠夫姓,到时候会有一个不知道哪里钻出来的家伙把自己的姓氏加在“叶”前面,把“叶”这个姓彻底压倒、压服。每当想到这一幕杨肃的心跳就会加速,全身血液都冲涌到下身……
他只能用这种不为人知的方式反抗妻子和叶氏家族的强势,唯有如此他那深深埋藏着的怯懦和怨恨才能稍微透一口气,哪怕这个女儿也是他杨肃的女儿。可他的这个想法必须通过让叶佩珊生女儿来实现,别的女人生再多女儿也姓不了叶,
在奉天城,没有人看过优雅睿智的杨肃在妻子面前伏低做小的样子,南京城里倒是有不少人知道并且当成茶余饭后的谈资。可惜那些人知道了没用,最应该知道的两个女人一个已经死了没机会知道,另一个虽然还活着可惜也没有机会知道。
不知道未尝不是一种幸运。
张静娴见杨肃沉默不语以为他是担心孩子,安慰道:“你放心,我会照顾好她的。”
杨肃回过神,说道:“我知道。我担心的不是这个。你虽然是女人,但是如今举国待战并不是太平盛世,有些事你早点知道也好。你坐下,我有几句话要交代你。”
张静娴老老实实的坐下。她预感到杨肃即将说的话非同一般,恨不得集中全部精力把他的话一句不漏都记住。
杨肃整理好思路,沉声说道:“你可能还不知道,其实奉天城已经可以说被解放军包围了。党国内高层总觉得第八、第九两个兵团差不多三十万人,加上重炮十一团和这两年修建的碉堡和地堡,怎么也能支撑个三年五载。可我对局势的判断实在不乐观。人数再多、枪炮再先进、工事再牢固,奈何士兵厌战,再加上卫立煌无能怯战,这样的队伍无论如何也不是□□和解放军的对手。”
杨肃越说心情越沉重。这些话他在心里琢磨过无数次,今天却是第一次说出口。
张静娴越听越揪心:形势这么糟,一旦解放军全力攻打奉天,杨肃和杨恭岂不是成肉包子打狗?她心里想着脸上就流露出来。杨肃见了心中暖暖的,就像他俩人中间的烛火,虽然小小的一团,却也是带着火焰的温度。
张静娴带着哀求的问:“要不你明天先别回部队了,联系联系南京那边,让那边想想办法好吗?”
杨肃摇头:“上次回南京已经是我最后一次见她。我宁愿死在战场上,也不愿意再回南京躲在女人的裙子底下苟延残喘。”
张静娴继续劝,杨肃却是打定主意不听她的。
张静娴急了:“你是不是有老婆的人?怎么让你老婆做件事就这么难?”
杨肃脸色一沉:“闭嘴!”
张静娴当场闭嘴,但脸上却是掩不住的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