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世家的女人们_作者:张氏春红【上部完结】(93)

2018-01-09 张氏春红

  表舅爷大人不知道这些情况。他和宋烧饼家的老太太闲聊的时候,宋老太太请他帮忙给小儿子留意个媳妇,表舅爷就问要什么条件的,宋老太太说要身体好能持家的。

  表舅爷立刻想到自己的表姐,于是就问年纪大点行吗,宋老太太立刻高兴起来,说年纪大点好啊,年纪大几岁才懂得心疼人呢。表舅爷和宋老太太一拍即合。

  于是种庄稼的粗手粗脚的商淑英和城里宋烧饼家的漂亮的小儿子订了亲。婚后生了一个女儿,就是梅香的母亲宋女士,名字里带着一个“潋”字 。梅香认为“潋”是一个通假字,同“怜”。

  女人长得漂亮占便宜,男人长得漂亮也照样占便宜。

  宋烧饼家体弱多病的、除了长相一无是处的小儿子,居然不知怎么的就走了大运当上了列车员。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列车员其珍贵程度相当于二十一世纪的飞行员。

  宋列车员大部分时间都在列车上度过,所以商淑英时不时要在他的列车停靠时给他送日常用品还有吃食。最开始的时候宋列车员还是盼望妻子的照顾的,但是很快他就不愿意了。

  因为商淑英女士长手长脚大骨架,冬天穿衣服尤其显得臃肿甚至是笨拙。宋列车员自己穿着漂亮的制服、身边也是穿着漂亮制服的女列车员或者服务员,再看到妻子的土气,他觉得非常丢脸。

  商淑英是个比较迟钝的人,但是再迟钝的女人对于丈夫态度上的变化也能感受出来,可她逆来顺受惯了。

  在有良心的人面前,逆来顺受是一个难得的品质,值得爱护值得疼惜,可是在没良心的人面前,逆来顺受还有个同义词叫“好欺负”。

  宋列车员很快与同车的女服务员勾搭在了一起,然后眼睛都不眨就提出了离婚。刚好也是以婚姻自由、反对封建包办为借口。在这样堂而皇之的理由之下,在举国上下恋爱自由、离婚自由的大浪潮下,逆来顺受以至于到了“窝囊”程度的商淑英被离婚了。

  商淑英被离婚后,唯一的女儿被婆婆以“宋家长女”的名义留下,商淑英对此没有任何异议。当时的情况是宋家上下从宋列车员的四个姐姐到他本人在内,只有七十岁的老太太主张要孩子,其余人都不同意。尤其是宋列车员的姐姐们一致认为弟弟很快就要结婚,有了后妈就有了后爹,所以孩子最好是跟着亲妈,只有跟着亲妈才可能有好日子过。

  商淑英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其实只要她开口就能带走女儿,可是她还知道一个带着孩子的女人和不带着孩子的女人,后者肯定能生活的容易些。她虽然好欺负但是并不代表她笨,何况再笨的脑子也不妨碍自私的心发挥作用。于是商淑英成了一个“离婚无孩”的女人。

  很快,一起闯关东的商家村有人给她介绍了黑龙江的一个木匠,于是她离开长春前往黑龙江去相看那个木匠。陪她一起同去的是商家村那位介绍人。事先说好,如果双方想看之后觉得合适就在当地成亲。

  商淑英奔着那素未谋面的木匠去了,压根儿没想过自己的女儿将经历怎样的艰难。

  商淑英是被离婚,而她的女儿宋潋则是被抛弃。

  梅香成年后形成了一套“看人”的标准体系,这套标准最了不起的地方就在于能够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比如其中一条就是“脾气好不代表人品好”。

  商淑英的脾气那是绝对的好,一辈子没和人红过脸,但梅香对她却无论如何都亲近不起来。她总是没办法记住姥姥的长相,当然,她见过商淑英的次数也实在有限的很。

  被亲生母亲扔下的宋潋跟着奶奶生活了一年,然后全国范围内的三年自然灾害开始了。一老一小没有收入,小儿子没再婚之前还有工资能养活老妈和女儿,再婚之后就没钱了,钱都由新媳妇把持着。新媳妇既不愿意养活丈夫前妻的女儿,也不愿意养活年老体衰的婆婆。

  宋老太太一共生了四个女儿一个儿子,儿子的工资最高却是最不愿意养老的人。其余四个女儿倒是有一些良心,可那个年头谁家的孩子都恨不得能组成一个加强排、谁家的粮食都不够吃,接济老妈还算说得过去,但却没理由替条件比自己还好的弟弟养活女儿。

  宋列车员的新媳妇是个有办法的女人。在她的指使下,宋列车员不说是让别人替自己养孩子,只说自己家里地方小、新婚夫妻不方便,所以求姐姐们帮忙照看两天。新婚夫妻第一个瞄准了宋家大姑。宋列车员送孩子过去的时候手里拿几斤粮票一包点心意思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