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云想着今日便能见着李康了,便心如鹿撞了。她赶忙和翠红来到屋中,取出自己许久不用的胭脂香粉,弄了好久。
梳妆完了,秀云端详着镜中的自己,觉得还没往日里漂亮,便问翠红:“我怎的觉得还没梳妆前好看呢!”
翠红也道:“额……会不会是咱们不喜欢,别的人兴许喜欢呢!”
秀云和翠红来到堂屋问冯莲花,冯莲花见了哈哈大笑起来,正在干活的下人听到冯莲花的笑声,也都停下了手里的活,看了过来,随即也跟着哈哈大笑。
秀云脸一红,逃走了。
下人们跟翠红说:“小姐这是成花脸儿猫了。”
“小姐的眉毛都画得太粗了!”
“那脸蛋红得跟猴子那什么东西似的!”
“这一会儿端茶怕是要吓得李家人八字都不要了,便打道回府了。”
“哈哈哈……”
……
翠红听了,瞪了他们一眼,“你们就在这嚼舌头吧!亏得小姐和奶奶是待人和气的,要是换了别人,见着你们这么没规矩的,非得把你们舌头割下来不可。”
说完,翠红又对黄老婆子说:“黄婶,您平日里帮莲奶奶画得多,这回您帮着小姐也打扮打扮,你看我笨手笨手的,给小姐弄得好丢人现眼的了。”
冯莲花也对黄老婆子点了点头。
于是,黄老婆子便放下了鸡毛掸子,跟着翠红去了。
冯老爷、冯太太、冯祥云、冯弘云都恭敬地在大门口站着,请亲的的人由珍干娘引着路,坐着三抬轿子来到了冯家门口。
前面下来的是一位身着中山装、头戴洋帽子的中年男人,后边下来的是一位身着财主衫的中年男人,还有一位老人,也是身着着财主衫。
冯老爷迎上去:“县长大人都来啦!真是蓬荜生辉啊!”
那个身着中山装的人道:“昨日李老太爷和李老爷亲自到我家来请我做媒啊!听说贵府小姐德才兼备,所以我也来沾沾这难得的姻缘喜气。”
一行人有说有笑地进了屋里。
屏风后边,秀云和翠红早已心急地等待着了。秀云害羞地坐在屏风后的椅子上,翠云却不断地张望着。
待到全部人坐定,翠红仔细打量着那一行人,却是没发现李康的身影,便小声地自言自语:“怎的没见着李少爷呢!”
秀云听得一惊,刚想站起来,便看到黄老婆子来了。
黄老婆子听到了便说:“今日是来纳彩讨字的,由双方父母见面,李公子要等到定亲的日子才来呢!”
“小姐,快上茶!”翠红见到外屋的人们都坐定了,便催促着秀云。
秀云和翠红怯生生地端着崭新的红茶盘和五杯茶,来到了大家的面前。秀云的脸红红的,一直低着头。
“阿秀,这位是县长大人。”冯老爷指着中山装的男人。
“县长大人好!请用茶。”秀云低着头,不敢看人。
“好!这姑娘一看就旺夫啊!”县长呵呵笑着。旁边的老人和中年人也都笑着了。
“这是李老太爷和李老爷。”冯老爷又指着那老太爷和那位中年的财主。
“太爷好!李老爷好!”说着,头都不敢抬,便将茶端给了那两位。
两位也站起来拱手,笑着道:“好好!”
秀云又给冯老爷和冯莲花上了茶,便忙低头回到了后面。
翠红小声地嘟囔着:“小姐,刚才那两位便是你未来的太爷和家公了,你看那面相也是好和气的。”
秀云哪敢看啊!她笑着逃回了自己屋里。
黄老婆子看着秀云害羞的样子,乐了,“原来不止莲奶奶是那么怕见公公的……”
堂屋里,李老爷从衣服里取出一张字条,对冯老爷说:“这是犬子的八字。”说完便将字条交给了县长,县长又递给了冯老爷。
冯莲花也拿出字条来,交给了冯老爷,冯老爷说道:“这是小女的八字,请过目。”说完,便又将八字给了县长,县长看了看,又递给了李老爷。
县长道:“现在是新时期了,以前那些繁琐的礼仪也都不兴了。况且听珍干娘说这冯小姐和李家少爷也是相互倾慕的,所以今日来,咱们也就有话开明地说便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