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实在一点的说,翻译的收入还是可观的。
鉴于我从小到大在女生方面不合群,老爸本来想给我租个单间。
可是我摇摇头,有娜娜和仙仙垫底,我觉得我对女生也不是那么绝望。
娜娜和仙仙,一个去了东北中国医科大学,一个去了重庆学计算机。
我们都开始走向自己的人生。
带着少年人的自信,和光明的前程。
大一的时候,很多人还没有从高中的那种紧张的氛围中解放出来。
大家观望着,努力着探寻大学这座象牙塔的奥秘。
我的宿舍是个四人间,三个本地的,只有我一个外来人。
其中有两个姑娘好像是从小到大的青梅,感情特别好。
大家虽然都一本正经的用普通话在课堂上交流,但私下里还是说方言更加自在一点。
然后我就听到她们飞快地用自己的方言,眉飞色舞的交流,我像个白痴一样在旁边,稀里糊涂的听了半天也不懂。
在还没有熟悉起来的那一段日子里,因为方言的事我闹了不少笑话。
所以说学习语言是一件多么伟大的技术。
我更加努力了,我要学好外语的心思更加坚定了。
我想,这样至少我能够叩开别人世界的大门,不至于在人家用听不懂的语言骂我的时候,我还一本正经的在旁边点头称是。
我是个喜欢读书的人,读书让人明智,更加使人平静。
整个大学我几乎看完了图书馆近一半的书。
无聊的时候就泡在学校图书馆的书吧里。
一杯饮料,一本书,一个下午。
不知道到底是怎么了,林炎越来越少与我打电话或者发短信了。
但是有几次,他竟意外的向我,直白的,表现出他的思念。
我心里一烫。
觉得熨帖。
按照五年的约定,等我读完大学,我想我会带着林炎开始我们的生活。
我那时候并不知道,林炎正游走在家庭的责任感,与私心和道德的挣扎中。
就像我当年孤独的因为林炎的一条短信就失魂落魄。
他也开始因为我长久的努力和对他的执念,隐隐希冀起我们的未来。
大学里有一种说法是:不逃课的大学不是完整的大学。
这句话的原理异曲同工于:
你不疯,不闹,不任性,不叛逆,不逃课,不打架,不K歌,不通宵,不喝酒,不早恋…就只是为了要学习,请问你的青春喂狗了吗?
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忍不住一一对照,然后扑哧一下。
看来我的青春没有荒废。
希望我的大学也能够更加有意义。
大学里有很多有意思的事。
虽然并没有高中时候老师说象牙塔那么夸张和放肆。
但是,大学的氛围我真的很喜欢。
来自各个国家的外教。
外语系的独树几枳的几个国宝一样的男生?
学校广场的英语角。
大学生解锁经典姿势的告白。
操场上肆意挥洒的青春汗水。
和由大一的土妞变成大四的女神这个神奇的进化过程。
……
很多很美好的事,现在仔细想来,我却有些遗憾。
最早的时候,我一直设想有一天,我会努力赶上林炎的脚步,然后我们一起读书,一起旅行,以后一起参加工作,一起孝顺父母···永远一起生活…
即使后来,林炎大了我两届,我依旧没有舍弃这份念想。
再后来,林炎离开我,去了远方…
我突然对前路一片迷茫。
就像现在的时候。
林炎每天忙着工作,我很关心他的身体,免不了会嘱咐几句,然后我会分享一些在学校的趣事给他听。
我是那种不喜欢逛街社交的人,基本上每天都呆在学校里。
所以说的好玩的事,一般都是学校里发生的这些。
共同语言。
我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我和林炎之间会缺少共同语言。
就像林炎曾经说,安家兄弟跟我一样,不是一路人。
我们从开始的无话不谈,到慢慢的,我说话的时候林炎就会沉默。
他有一次冷不丁的对我说,我说的很多事情他都听不懂。
我仿佛被人掐住了喉咙,失了音。
我们的通话次数本就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