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么可能开枪?我一旦开枪,你院子里外面的巡卫兵,站岗的警卫,还有秦管家,你觉得我能活着走出去吗?”
寒夙哑口无言,指尖一瞬间收紧。
他无法反驳。
谢予说的话一针见血的挑明了沉浸在谢予不恨他的幻想里。
是啊,人都是有情绪的。
谢予怎么可能会不恨他,只是他自己的一厢情愿罢了,在谢予的单方面的视角中,他只不过是一个在俘虏生活中出现了短短几个月的迫害者。
谢予没有斯德哥尔摩综合征,自己也没有“征服”“感化”谢予,更别提换来他的信任。
寒夙看着此刻正倒映在他眼中的爱人,这张曾经与他无比亲密的脸。
他们之间,到底还是渐行渐远了。
一种无法言说的委屈攀上寒夙心头,他居然也会觉得委屈,让他恍惚间想起了某个过往的夜晚。
大火,浓烟,喧嚣,落泪。
他好像总是留不住什么。
谢予看着寒夙正在陷入一种很微妙的情绪中,在此之前,他从来没从寒夙表情中窥探到这样的脆弱。
到底谁对谁错?到底谁对不起谁?
他和寒夙,终究都是被政治裹挟的两枚棋子罢了。
寒夙对他的爱中裹挟着无法剔除的恨,就像谢予对寒夙一样。
那谢予爱寒夙吗?
或许,曾经有过。
可谢予已经不记得了。
第102章
在某一方面具有很强烈天赋的人对自己都是抱有绝对的自信的
像谢予这样的人,往往对自己有着近乎傲慢的自信。
那时候他年轻气盛,恃才放旷,带着少年意气喊下自己不需要观察手的豪言壮志,“我一个人,照样可以歼灭敌军!”谢予对自己的技术抱有绝对的自信,单打独斗是他的个人标签,观察手被他视为可有可无的累赘,他自负于自己的枪法、直觉和判断力。可那个眼高于顶的自己,到底为什么会选择寒夙作为自己的观察手?
谢予脑海中翻涌着被遗忘的过往,他曾经如此坚定地相信自己的判断,可是现在看来,他甚至无法确定当初的决定是出于什么样的理由。
以至于他对曾经失去过的观察手......这件事情谢予从来都没有起过疑心。
他忽然对过去的寒夙产生了一丝好奇。
谢予看着眼前的寒夙,回忆着自雪地重逢以来他们相处的点点滴滴。
如果情况恰恰相反呢?
谢予也想换位思考一下,如果当初陷入昏迷失去记忆的那个人是寒夙,如果当初扣动扳机开枪差点杀了自己的人是寒夙,那他们再次相见的时候,他又会如何对寒夙呢?
谢予想象不出来。
谢予不是一个能够轻易释怀的人。
思绪还没理清,寒夙突然起身,牢牢抱住谢予的身体,整个人几乎都伏谢予身上,这个拥抱来得太突然,谢予甚至来不及反应。
寒夙的臂膀收得极紧,像是要将谢予嵌进骨血里,连一丝缝隙都不留,他的额头抵在谢予的颈侧,呼吸交错间,温热的气息落在谢予的皮肤上,带着一点不易察觉的颤抖。
这一次,寒夙没有试图演示自己的脆弱。
也许是寒夙这样的姿态也让谢予生出了一丝愧疚,他同样能意识到,在这场荒唐的纠葛中,他也并非毫无过错。
但仅仅因为这样,就能原谅寒夙吗?
不可能的。
谢予轻叹一口气,他抬起双手,按在寒夙紧扣着自己的手臂上,指尖用力,推开了寒夙。
寒夙的手松了几分,可仍然没有彻底放开。
谢予再一次拉开与寒夙之间的距离,目光落在寒夙的脸上,
寒夙侧头躲过谢予的目光,不愿与他对视。
“寒夙,”谢予嗓音淡漠,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冷静,“我们都是成年人了。”
“做错事,就该付出代价。”
“包括你,也包括我。”
寒夙低着头,沉默良久。
谢予看不清他的神情,
不知过了过久,寒夙终于开口,嗓音低沙哑,“......我已经什么都没有了。”
“我不能再没有你。”
“对不起,谢予。”
“我不该恨你的。”
他说的很慢,像是在用尽全力逼迫自己承认这个事实。
“我不该恨你的。”
寒夙也是一个高傲的人,但是他已经记不清他曾多少次在谢予面前低下过头。一次又一次,理智告诉他不该再妥协,可每当面对谢予的那一瞬间,他终究还是会不由自主地放下骄傲,甘愿一次次跌入深渊,只为了靠近他一点,再近一点。
第103章
寒夙生性沉稳冷静,皇室也需要这样的优秀后代来填充门面,但实际上出生在腐朽落后、精神贫瘠的帝国皇室,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折磨。
或许是因为厌恶曾经父亲的样子,寒夙自幼便决心与他那滥情、自大、傲慢的父亲划清界限,父亲瞧不起世界万物的轻蔑态度令他心生厌恶。所以寒夙长成了和他父亲截然不同的样子。
寒夙憎恨父亲的虚伪,也同样对母亲充满了疏离和怨恨。
母亲的人生永远围绕着父亲旋转,她的世界里,除了那个烂人以外容不下任何人,包括她亲生的儿子。
寒夙始终觉得自己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年幼的他平等地厌恶每一个人,他时常思索,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他也觉得来到这个空旷的世界根本毫无意义,每个人的归宿不过是一抔黄土,每个人从出生那一刻起,便注定在不停地等待着自己死亡的降临。
多数小孩子都是怕死的,害怕自己会消失,不会在这片广阔的天地中留下任何痕迹证明自己曾经来过。
但是寒夙不会,他期待自己死亡的到来。
相比做一个不被自由支配的人,他更愿意化作一阵风,或者一棵草,自由地生长,自由地凋零。
人死后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寒夙对死后的世界充满好奇,却又不敢亲手终结自己的生命。
他渴望摆脱,为了躲避父母,也为了维系皇室岌岌可危的荣耀,也为了能够早日实现自己的愿望——迎接死亡的到来。
寒夙为这一天做了很多很多打算,他选择来到帝国军校深造。每当夜深人静,他总会想象一个画面的到来,在未来的某一天,父母在他的遗体面前,会做出怎样的表情呢?
是后悔当初自己的所作所为,遗憾他这个嫡长子的逝去,还是依旧风流快活继续作孽,生出更多的孽种?
是后悔把人生中心过多得向丈夫倾斜,忽略了陪伴在身边的儿子,是否会在那个时候才猛然发现,她这一生从未真正看向过自己的儿子,给予过他哪怕一丝温情,直到失去才悔不当初?
寒夙恨他们,也恨自己,他拥有很多人一辈子都不曾拥有的财富与地位,按道理来说他应当会是一个很快活满足的人。
可偏偏,他是一个缺爱的孩子。
寒夙没有得到过爱,父亲的爱滥施于世人,却从未分给他哪怕一点。寒夙转身看向母亲,却发现她的目光始终追随着父亲,沉溺其中,也不曾多给予他半分。
寒夙想用自己的死亡来惩罚他们,让他们幡然醒悟,这似乎是一个两全其美的法子。
但是因为皇室的插手,他最终学习的竟然是医学专业,或许是医学本身对生命的执着和敬畏,也或许是那些患者对生命的强烈渴望,渐渐地,寒夙不再一心求死。在这个过程中,祁嗣的影响至关重要。
祁嗣成长于一个充满爱的家庭,然而他却比任何人都清醒,他不依赖爱,也不被爱束缚。他劝寒夙走出来,不要再沉溺于一个没有爱的家庭,而是去创造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归属。他们可以拥有一个理想的家,一个在爱中成长的孩子
或许是祁嗣讲述的未来生活过于理想过于完美,寒夙也开始觉得,或许这条路并非毫无意义。
但是就在突然的某一天,寒夙恰巧又遇见了谢予。
短短一瞬,寒夙便意识到,自己这一生,或许都不会再有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