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青没说话。
“我那天晚上是真说不了话,生病,嗓子失声了。”栾也说,“喝了三天枇杷水,你要不信可以去问木阿奶。”
樊青盯着他的表情看了一会儿,对方的表情很平和,觉得眼前的人没有说谎。
刚才第一眼看到这个人的时候,樊青除了不自在,其实是有点高兴的。
那天夜里对方一个人走在国道上,樊青按喇叭的时候他皱着眉回过头,整个人除了有点不耐烦以外,看起来还很……冷漠。
是那种全世界都别来烦我的冷漠。
正常情况下一个人刚到新环境,是不会试图走十公里去逛超市的,要么他心情很好,要么他心情很差。对方明显不是第一种。
所以车上对方不说话,樊青只觉得是心情不好——而自己并没有一次又一次包容陌生人脾气的理由,特别是行程因为对方出问题的情况下。
等发现对方其实是不能说话的时候,他的愧疚感达到了顶峰,还持续了好几天。
这也是他今天主动过来搭话的理由。
结果对方非常自然的开口了。
被耍了——这是樊青的第一反应。
但对方明显比他冷静得多,不管是转钱还是解释。
情绪在短短一段时间里经历了过山车,他一下子变得有些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哦。”樊青说。
栾也看出了他的不自在。
“谢谢啊。”他说。
樊青愣了一下。
“那天晚上要是没有你我得淋雨走十公里。”栾也说。“手机没电的情况下。”
“……不客气。”樊青语气缓和了不少。
就这么几句话的功夫,老板放好咖啡豆,从吧台后面转出来。见他们在聊天有点惊奇:“你们认识啊。”
栾也答:“坐过他的车。”
老板了然地点点头:“进山是吧。”
栾也挑了下眉,老板继续道:“你别看他年轻,做向导绝对是这片最靠谱的。”
向导?
这下栾也是真的有些诧异,看了一眼樊青。
老板还在坚持替樊青谈生意:“你想去什么地方玩,接着找他就行。”
栾也点点头:“行啊。有推荐的吗?”
刚才进来那桌客人在喊老板,老板转头去接待,走之前在樊青肩膀上拍了一下:“推荐!”
“……”
樊青看向栾也,对方正在注视着他。
“向导?”栾也问。”平时都干嘛?“
“进山、徒步、环线景点、客人需要的时候也接送机场。”樊青回答。
“活还挺多。”栾也听笑了。“导游?”
樊青扫他一眼:“没导游证。不带消费,不陪聊。”
还挺牛。
“有推荐的地方吗?”栾也喝了口咖啡
“雪山北线,杜鹃坪,大峡谷,达措山。”樊青说,“新手徒步基本就这几条。不喜欢徒步也可以去景点,几个古镇,或者更远一点,虎跳峡,大理什么的。”
“什么价格?”
“看你去的地方,去几天。拼团的话会便宜点。”
聊到自己熟悉的领域,樊青比刚才放松了一些。
栾也重复了一遍:“拼团?”
“就是五湖四海一群人,如果都想去一条线,就一起找领队,平摊费用。”
这对栾也有些新奇。
他以前去过很多地方,但基本都是一个人。极少数特殊情况请过向导,也是单人服务。
樊青看出来了,顿了一下:“周五有四个人想去徒步,看日照金山。两天一夜。你要是去的话——”
他看了一眼栾也,觉得对方不像是缺钱的人,但还是继续道:“可以和他们一起。”
栾也喝了口咖啡,没立刻回答。
日照金山。
他以前在尼泊尔拍过,很震撼,对一个风光摄影师很有吸引力。
【其实你不适合,不爱摄影。】
“好玩吗?”栾也问。
“看你怎么定义。”樊青想了想,“有些人会觉得从早到晚都在徒步很累,很枯燥。”
【栾也,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
栾也点点头:“挺好。什么时间出发?”
他做决定速度太快,樊青反而有些愣住了:“……一般是早上,会提前一天通知。”
电话号码还没记住。
“那留个微信吧,到时候顺便把向导费用转你。”栾也低头,点开手机。
“……”
樊青沉默着拿起手机,加上微信之后,又把自己的电话发了过去。
“微信名就是真名。”樊青说。“号码你可以存一下,出发前我会打给你。”
栾也低头看了一眼,对方的头像是青色山野间的一棵树,名片写着樊青。
他顺手把自己的名字发了过去,收起手机:“行。”
两天一夜的徒步团,其实线路很简单,基本上算是新手团。但对于这个三分钟内就决定进山的人,樊青稍微有点犹豫。
“你之前有没有……”
“我有徒步经验,很多。”栾也说。“但是没带装备。”
樊青松了口气:“可以买,也可以租。”
“买。”栾也立刻回答。
樊青看他一眼:“那你得去市里买,有专业的店,东西很全。”
栾也看向他。
“市区来回一百。”樊青说。
栾也笑了:“现在就走吗?”
樊青点点头:“行。”
市区离村子有点远,但还是有好几家专业的登山设备专卖店,在市中心的商业街。樊青很熟悉,带着栾也直奔店里。
导购吹得天花乱坠,一直在推荐当季新款。栾也随便看了几眼,让樊青挑了两套觉得合适这趟徒步的款式。
出了店门,栾也看了眼时间:“在逛会儿,买点其他的。”
“什么?”樊青没反应过来。
“日常穿的衣服裤子鞋,那天就买了三件,轮班都轮不过来了。”栾也说。“还有赶时间没买齐的洗面奶面霜防晒,拖鞋睡衣……”
“你是来旅游的吗?”樊青终于忍不住问。“什么都没带?”
“不是。”栾也笑笑,转头往其他店里走。“来逃难的。”
樊青闻言看过去,对方带着笑,看起来像是随口接茬。
樊青止住话题,没再问。
这次时间充裕,栾也逛了一个多小时,把觉得可能缺的东西都买齐了,还有时间去了趟药店,买了点感冒上火之类的常备药。
嗓子疼的时候喝了点乔飞白的胖大海,栾也重新买了一包还给对方,又买了点老人家能吃的钙片红枣之类,带回去给木阿奶和送梨的老太太。
樊青一路上都没吭声,顶多在东西越来越多的时候帮栾也拎了一半。
他发现这人挺爱买东西的。自己就见了对方两次,两次都是带人来买东西。
也可能因为对方什么都没带。
想到这儿,樊青扫了一眼前面的人。
逃难。
有人逃难连换洗的床单都要买三套吗?
虽然不陪聊,但樊青还挺尽职尽责,知道栾也不是哑巴了,依然帮忙把东西拎到了门口。
来来回回加上逛街,还挺累。栾也连东西都没拆,洗了个澡直接躺下了。
直到睡了一觉,第二天清晨,栾也洗了个澡出来,抬眼就看到了客厅里那堆购物袋。
他看了一会儿,又突然觉得有些莫名其妙。
就这么突然遇到了黑车司机,发现对方原来是个向导,然后莫名其妙决定跟着进山,为此还莫名其妙跑这么远买了装备,以及一大堆东西……
七八个袋子,放在茶几上请壮观。栾也看了一会儿,有点想不起来到底买了多少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