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体验系统[娱乐圈]_作者:寻光小筑(298)

2025-05-05 评论

  苏亚没有开口,廖源先凑了上来,“算上我一个!”

  于是某一天下班,余寻光面前就出现了三个人。

  莫芸涵双手合十,“老师,求求了,扫一扫。”

  扫什么,扫福吗?

  余寻光当时没反应过来,只想着今年双11的扫福活动,9月份就开始了?

  直到莫芸涵大喊“大佬求个好友位”,他才知道自己闹了乌龙。

  好在这些心理活动没表露出来,余寻光保持着镇定,出示了自己的二维码。

  莫芸涵加了之后就美滋滋地问:“平时可以给你发信息吗?”

  余寻光尽量把话说清楚,“可以,但是如果回的内容不如你们的意,或者不及时的话,你们不能生气哦。”

  莫芸涵连忙说:“那不会,你有多忙我们都知道。”

  他有多真诚大家也都知道。

  如果给他发信息,他没有好好的理自己,那一定是自己说的话太无聊了。

  余寻光微低着头,撞见不说话的苏亚眼睛亮晶晶地看着自己,忍不住,伸手摸了摸他的头。

  “你也乖。”

  苏亚当时就僵着不敢动,同时面颊烧得通红。

  莫芸涵一看,嫉妒了,“余老师,我这么乖,我也要被摸头!”

  新型粉丝福利,蹭不到她会睡不着觉的。

  你苏亚凭什么不张嘴命还这么好?

  余寻光看了一眼她的头顶,有些顾虑,“发型会乱的。”

  莫芸涵撒娇,“不可以区别对待,我也要,求你了。”

  廖源吸了口气,他缩着脖子,尽量让自己看起来比余寻光要矮,他颤颤巍巍地说:“我也要!”

  余寻光登时有些手足无措。

  好像捅了小孩窝了。

  第二天,甘琼突然发现,余寻光和那三个孩子打成了一片。

  嘿,她希望几个孩子好好相处、交流的愿景突然实现了?

  剧组的拍摄进度稳步进行,时间来到了9月下旬。

  范学芹要拍韩雅清带着几个孩子去修路的镜头了。

  这天一大早,苏亚等三人就来到片场,去学着挑扁担。

  他们都是在大城市里生活的孩子,没有做农活的经验。

  挑担时,桶里还装了石头,莫芸涵走了几个来回,就直不起腰。

  苏亚和廖源两个男孩的情况并不比她好。

  莫芸涵有些绝望,“怎么办,后面还得拍刷鞋的镜头。”

  苏亚共情着她的情绪,“还有掘土,砌墙。”

  廖源想,拍摄时做做样子就好吧?这种想法一出,他又唾弃自己。

  你是演员,你的梦想是成为专业演员!怎么可以想捷径?

  正不知该如何是好下,莫芸涵看到了救星。

  “余老师,求求!”

  一进片场,余寻光就被“召唤”。

  被莫芸涵抓住的那一瞬间,他还以为自己看到了文简。

  什么时候介绍她们认识吧,这两个同样热情,又敢于表达自己的女孩子绝对能玩得很好。

  余寻光并不排斥帮助别人。他只是走过来一看,就发现了原因。

  “你们都不知道该怎么使用扁担。”

  “是啊,”莫芸涵摸着还酸疼的肩膀说:“大哥,你不知道,刚才走了两下,我的腰都要直不起来了。”

  苏亚现在的话也多了,“导演说,为了能够拍摄出真实度,还要往我们的桶里放东西。”

  余寻光往旁边看了一眼,刚才在摸鱼的道具师不好意思地站了起来。

  范学芹把小孩提前安排过来练手,就是希望他们能积累经验。

  道具师虽然没义务调教演员,但范学芹的意思,应该是希望他能教一下的。

  不过人家就算不教,也不能算他错。

  余寻光便没说什么,只是自己捡起了扁担,“我来教你们,不使用正确的姿势,你们绝对会很辛苦的。”

  “谢谢大哥!”廖源现在完全没有偶像包袱,喊得特别大声。

  余寻光笑了笑,他抓着系在扁担上的绳子,蹲下了身。

  “挑石头不难,难的是挑水,还有那种单头的挑法。”他说着,作出示范动作,同时详细分解。

  演示完了一边,廖源主动第一个尝试。

  余寻光看着他说:“这些都是劳动人民的智慧,学好了,会很有成就感的。”

  廖源感受着比刚才轻松了不少的胆子,欣喜,“已经有了。”

  苏亚想得要多一些,他动了动嘴唇,话说出口,带着羞愧,“大哥,我们是不是应该提前学好?”

  余寻光宽容又温柔地看着他,“你们还小,无论是生活经验还是演艺经验都少嘛。”

  听到他为自己找的理由,苏亚羞红了脸,“我以后一定会提前学好的。”

  余寻光笑,“不用苛责自己,等再长大些,拍的戏多了,你们就什么都会了。”

  苏亚更加难受,大喊着保证,“我以后绝对会做好的!”

  余寻光是他的榜样,他不能给榜样丢人!

  莫芸涵问:“那,大哥,还有挖土、砌墙,还有刷鞋,你都会吗?”

  余寻光点头,“我曾经在乡里待过,而且我还会修自行车。”

  这是他进《大树下的儿女》剧组之前,知道自己要骑二八大杠,特意找老师傅拓展的技能。

  做到这点可不容易,所以他微仰着头,难免有些骄傲。

  苏亚眼睛里的光芒更盛。

  这就是他的偶像!

 

 

第121章 傲娇大哥郑云开

  余寻光他们要在剧情中垒的墙是剧情中后期, 为了收留其他孩子而建造的宿舍。

  韩妈妈的大义是从四个孩子开始的,然后这四个孩子变成了四十个,四百个, 乃至更多。

  她就像一颗枝繁叶茂的大树一样, 为孩子们遮风挡雨。

  从剧本来看,《大树下的儿女》的主要镜头无疑投射在女主角韩雅清身上,以郑云开为代表的四个孩子,则是故事的引子,是韩雅清“教有所成”的体现。

  而在这种“教育”, 又首先体现在男主角郑云开身上。

  郑云开前期是个桀骜不驯、个性十足的孩子, 好在他同时拥有善良的底色,所以在感受到韩雅清纯粹的好之后, 他便心甘情愿地留下来,并且愿意听她的话。

  他很快就进入了“保镖”的角色。

  余寻光觉得, 其实郑云开无时无刻不在透露着他想要做一个有用的人的想法。

  他更成熟,他比其他孩子有更多的见识,他也更加的敏感,聪明。

  当韩妈妈带着孩子们去街上修人行道时,何晓强对这种没钱却累的工作心有怨言,是郑云开虎着脸,把他教训了一顿。

  “愿意干就拿锄头铲子帮忙, 不愿意干你就回去洗衣服做饭,哪来那么多屁话要说?”

  有时候,暴力比讲道理有用。

  何晓强敢跟韩雅清撒娇闹情绪,但面对郑云开,他是头都不敢抬。

  他很清楚,要是再还嘴, 大哥肯定会提脚踹他。

  郑云开打人是真的用劲儿打哇!

  事后连焦丽娟都感慨,韩雅清把郑云开留下来的决定无比正确。

  她们的苦口婆心和言传身教确实能够给孩子们正确的引导,但是青少年向来是一群情绪和思想都不稳定的生物。哪怕是相隔一秒,他们想的和做的都有可能不是同一件事。尤其对于男孩儿们来说,他们有一套自己的处事原则。

  韩雅清的“怀柔政策”并不能完全通用,郑云开的“暴力执法”很好的补充了这方面的缺陷。

  这是一个非常良性的循环。后来韩妈妈收留的孩子越来越多,却从来没有闹出过什么大事,正是多亏了在最开始就建立起来的秩序。

  “大哥”的江湖地位不容任何人冒犯。

  当然,需要大量群众演员的戏都排到了最后一个阶段。今天剧组需要拍的,是韩妈妈想收养三个新的孩子,郑云开几人闹别扭的剧情。

  余寻光如此解释这段剧情,“韩妈妈是郑云开的第二个妈妈,他的亲妈妈因为有了新的小孩、新的家庭而不要他,现在韩妈妈也想要收养新的小孩,他心里难免会恐惧,会不自信,这正是他缺爱的表现。”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寻光小筑 娱乐圈 系统 升级流 成长 治愈 万人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