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体验系统[娱乐圈]_作者:寻光小筑(514)

2025-05-05 评论

  《金满桐庐村》之后是《刑事大案》系列。说到这个,孔思益自然问到了李传英和他的团队。

  “大众都说,你的成功离不开两位姓李的导演。我相信他们两位对你来说都能称得上「贵人」。”

  余寻光没有半点否认,“当然,李恕坤老师和李传英导演对我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人。”

  孔思益问:“《刑事大案》的系列作品我看过,两部都是精品制作的作品。但是有些人说,是因为有你火了才有的第二部,你认可这种说法吗?”

  余寻光说:“这句话存在一个逻辑上的问题,因果关系搞错了。是因为有观众的认可,才能有第二部。我火与不火,也是跟观众的选择有关。”

  这时,余寻光要的水终于来了。

  孔思益看着他拿起来喝了一口,想着既然聊到了,不如把后面的作品拿过来一起讲,“那么《大明奇案》的存在在你眼中也属于是观众的选择?”

  大屏幕上,《刑事大案》的海报被换成了《大明奇案》的海报。

  余寻光歪头望着,说:“能播得那么好当然是观众的选择,但是我也不会否认当初这部剧建组有我的原因。”

  “我听说这部剧的两位主角是李传英导演特意为你量身打造的。”

  “对。”

  “为什么会让你分饰两角?是想让你在观众面前卖弄颜值吗?”

  孔思益刻薄地说出这句话时,大屏幕上出现了明霄和朱明祎的剧照。

  余寻光望见这对兄弟的第一瞬间便忍俊不禁。

  孔思益又想到余寻光马上要播的《辰起时》,索性一起问:“包括我听说你在《辰起时》也是一人分饰两角,而这部电视剧的张庆鹤导演也是李传英导演团队里的人。他的团队对你是有什么一定要在「外貌」上做展示的理由吗?”

  面对孔思益的“尖锐”,余寻光半点儿不见慌乱。他尊重地等她把所有问题说完才回答:“人从视觉感官上当然是愿意去优先选择美好的东西。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显」。意思是说:美丽的事物不是因为本身美丽而闻名,而要借助他人的欣赏和传播。所以还是那句话,我的外貌能够这么出名,是基于观众的欣赏与传播,他们才是奠定审美基础的人。”

  孔思益问:“观众要是觉得你不美呢?”

  余寻光露出一点小骄傲的表情,“那我也不会自卑。观众觉得我美不美出于他们的主观;我觉得我自己美不美出于客观事实。”

  “你觉得你自己很美?”

  “因为我很喜欢自己呀。”

  一句有些俏皮的话,直接把孔思益逗乐了,消灭了她再一次冒头的“锐言”。

  她本来还想问,如果资本用强推的方法改变观众的审美,余寻光会如何。

  余寻光不想她再发散,所以主动说:“《大明奇案》确实是李传英导演为我量身打造,他的剧本里会出现一人分饰两角的设定也是因为……他想给我一个展示的机会。这个项目定下之前我还没那么火,所以明霄和明祎的出现,其实代表着的是一位长辈对我的真心爱护,真的非常感谢传英大哥。”

  孔思益对余寻光的演艺经历可以说不比他粉丝知道的要少,“李传英导演的《刑事大案1》算是你从业生涯中最开始接触到的正规剧组之一吧?”

  “对,所以我也一直很感谢能够在我刚入行的时候就认识传英大哥、嘉予哥、廖敬春老师他们。他们教了我很多关于价值观方面的东西。”

  孔思益对这方面很感兴趣,“能展开聊聊吗?”

  余寻光也不怯于说出来,“就是说了一些关于文艺工作者的本能之类。要有宣传精神,要学会传递力量,还要把人民群众放在心里。老一辈演员的思想真的……在我看来是值得年轻演员去挖掘的宝藏。”

  孔思益微微点头,“那么《辰起时》的一人分饰两角呢?”

  现在《辰起时》的预告已经出了两个版本了,观众们也都知道这部剧是徒弟的灵魂进入了师父的身体的设定。

  余寻光直言:“算是平台的一种尝试。”

  孔思益聪明的通过只言片语分析出来:“所以《大明奇案》是爱护你的长辈对你的托举,而《辰起时》是你对平台的托举,是吗?”

  余寻光仔细想过后,否认这种说法:“没那么严重。”

  孔思益直白地说:“但是不可否认,制作方就是在吸取你身上的价值。”

  余寻光微张着嘴,思考了一下,才能来应对孔思益具有一定攻击力的跳跃思维,“演员这个职业本身就因为高关注度而有很多附加价值,我认为这是属于情理之中的。”

  孔思益也是在思考后,才能够暂且接受这种说法。

  见她能听下去,余寻光才继续说:“再一个,这也是演员需要承担的职业责任之一。能够把现在大火的剧种往主流平台上推广,对观众,甚至是影史的发展都非常重要。”

  孔思益瞬间想到:“所以《邻里之间》也是这样?你的戏份明明不重,却放在男一的位置。”

  余寻光突然想叹气,“是的。”

  “你会为这种番位和戏份上的事情苦恼吗?”

  “从入行最初时,在我有选择剧本的权利后,我对于角色的丰富程度就大于番位和戏份。”

  孔思益的手指互相快速拨动,这是她在思考的象征。

  总算能让她消停一会儿,余寻光又拿起杯子,喝水。

  他就像朋友那样询问:“你不渴吗?”

  孔思益的目光有幅度的向上抬,“我现在很兴奋。”

  能看出来。

  她突然提到:“你所说的责任,包括你在去年支持国家扶贫政策?”

  “当然。”

  “所以你是出于自身的责任感才这样去做的。”

  “三合村的成功让我觉得这件事有意义,我想尽我所能的帮大家,就这么简单。”

  “你好像有很强的道德感。”

  “或许有吧。”

  孔思益又开始探究,“你会因为自身道德感太高,而去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一些……没有那么有觉悟的人吗?”

  余寻光把这句话消化了一下,“就是……把自己觉得对的东西强加给别人的意思?”

  “是的。”

  “以前可能会有。”

  “现在呢?”

  “现在学会了用辩证的方法去看待周围的一切,以及,遵循事物的发展。”

  余寻光还挺愿意聊这方面的。他换了个坐姿,继续说:“以前年纪小,也确实没有什么见识,所以心也小,眼也小,那个时候在我的意识中,有些东西就是原则,原则是不能侵犯的。其实现在慢慢地,慢慢地你会感受到这世上没有什么东西是绝对的。就好比我们读书的时候学习文学作品,会为了考试而给文学人物贴上标签,比如说林黛玉「多愁善感」「爱哭」,这些都是很单一的标签。等到了长大了你再去看《红楼梦》,你会发现林黛玉跟你读书那会儿了解的完全不一样,甚至于她在你心目中的形象还会受到你的年纪、性格的改变而改变。所以我觉得有句话说的很对,年轻人都是「见花是花,见海是海」,他们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不会看见鲜花绽开而想到花苞,嫩芽,雨水,泥土,蚊虫;不会看着大海想着海水干涸,鱼的生与死,还有蜉蝣,以及无法避免的垃圾。”

  余寻光还想到了他当时和宋启丰的会面。他当然珍惜着那个时候的自己,但是他有时候会想,如果是现在的自己去见宋启丰,自己还会跟他闹红脸吗?

  谁知道呢?他是清楚自己是什么样,但宋启丰的行为是不可控的,说不定他就是以惹恼他为乐。那么个人……

  余寻光陡然一笑。

  真有意思呀。

  在他分神时,孔思益的问题已经追过来了,“你的意思是说,你以前的眼界比较狭窄。”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寻光小筑 娱乐圈 系统 升级流 成长 治愈 万人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