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体验系统[娱乐圈]_作者:寻光小筑(531)

2025-05-05 评论

  “合同说明确显示,我们是互相合作关系。”杜制片看着潘泽永,他知道他才是能真正点头的人,“潘导,选角的时候您说不要谁就不要谁,我们都依你了。开拍了,把小有名气的话剧演员换成你们自己人,为了剧组好我们也依了。现在我们制片方只有这一点小想法,您真的不考虑考虑吗?”

  他的态度仍旧很好,没有任何强逼的意思。

  可软刀子割肉才疼啊。

  他还仰头对武晨远说:“武编,我们没想改剧本,真的。我跟你保证,您的情节,台词,我们制片方绝对不会改动分毫,甚至剪辑权我们都能全权让给二位。”

  态度太好了,武晨远没办法甩脸,有些失魂落魄地坐了下来。

  杜制片见潘泽永不说话,继续劝道:“小潘导演,您是个真有本事的。咱们组里也都是一群认真做电影,爱电影的专业电影人。”

  潘泽永抬起手,示意他暂停,“不用抒情。”

  “好,那老杜就跟二位说掏心窝子的话。”杜制片吸了口气,继续说:“潘导,您在建组时,对那些投资方说您的电影注定赚不上钱……咱们不说事实是不是这个道理,光说如今的市场,说您自己。您是一位新人导演,武编是一位新人编剧,你二人斗志昂扬,采用新型的表演方式,讲述一个梦想的故事,这很美好。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到时候电影上映了,成绩不好看,观众会怎么看待这部电影?

  我们的观众,平时喜欢说梦想,说专业,说传统,一旦真给他们上了这种菜,不买账的人大有所在。咱们要谈理想,首先得活下去。《少年之死》现在的投资有1.6个亿,数目不少了。如果回不了本,提供不了好看的财报,您二位还有以后吗?再一个,余老师可是从来没有出过差数据的人啊。这么多投资方二话不说直接拨款,有多少是看在他的面子?圈内常说,十部热剧及不上一部扑剧,如果您二位真的把这部电影做不攒钱的打算,我斗胆直言,那是在拿自己的未来开玩笑。”

  杜制片等了等,待二人接受了,继续说:“我老杜虽然想赚钱,但是也不愿意赚亏心的钱。您二位想想,要谈艺术之前,是不是得活着?咱们得有了面包才能安心赏花。把话剧的表演形式搬上大荧幕本来就是在求新,求新是有风险的。一旦观众不买账,他们可是不会耐心去分析电影为什么失败,他们宣扬的也只有一个结果:《少年之死》让人看不懂,扑了绝对是戏烂——我说这话可不是在危言耸听。咱们要讲艺术,也要先推广是不是?先用特效和大场面把观众骗进来,再偷偷的传播您二位的核心思想,岂不是皆大欢喜?”

  《少年之死》的背景本来就有战争,至于是军火战争还是玄幻战争,是可以灵活变换的。

  杜制片最后说:“我知道这不是一件小事,您二位需要时间商量,甚至还得参考余老师的意见。我老杜也不瞒二位,现在外头一大帮投资方拿着现金等着给咱们组塞钱,那数目,两个亿绝对是有的,这种资金链完全是能够支持咱们组做出《盛阳之下》那样的特效的。”

  杜制片轻轻地来,说得口干舌燥后,轻轻地走。

  武晨远和潘泽永在良久沉默之后对视,一时无言,只望着对方发愣。

 

 

第202章 少年之志

  生存还是毁灭, 这是个问题。

  现在虽然到不了“毁灭”的地步,但杜制片的一番话还是把二人干自闭了。

  到底年纪大,更能经得住事儿, 潘泽永最先开口, 只是他的声音因为喉咙发干而有些沙哑,“杜制片说得对,咱们不能只顾自己。”

  刚才他说了很多,有一句话最让潘泽永触动:片子不好看,余寻光怎么办?

  余寻光站到那么高的地方, 他付出了多少心血和努力, 他常常觉得对不起观众,自己怎么可以用自己的梦想去裹挟他?

  电影艺术, 舞台艺术,现在片子还没拍完, 谁知道他拍出来的是狗屎还是仅自己可见的艺术?

  再一个,他真的可以无惧结果吗?

  潘泽永不会忘记他的出现伴随着李恕坤的隐退。虽说李恕坤不全然是给他让位,可李恕坤手底下的人他还用着呢!

  他真亏了投资,弄出一部人人喊打的作品,以后怎么接工作?让那群兄弟跟他吃糠咽菜去吗?

  想到自己可能会牵累到很多人,潘泽永挫败地抱住了头。

  他一时头脑发热,他太不成熟了。

  武晨远也想到了余寻光。

  《少年之死》的剧组配置说来可笑, 只是小有名气的导演,一事无成的编剧,还有众多寂寂无名的演员,配余寻光一个名气、演技、奖项无一不缺的男主角,谁见了不说一句他们好命?

  武晨远无比清楚,余寻光接下《少年之死》就是在甘心情愿地托举他们。

  不像他对李中桓和王宗伦的托举——至少他们有作品, 有实力,还是自家公司自家拉扯起来的项目。他们不管拍得怎么样,成片质量有凌爽那个本事不小的混蛋把关,最后还有沪市电影制片厂为背景……

  可以说,《礼物》的成功是能够提前预见的。

  这么说来,真不像他们,他们有什么呢?

  有放在嘴上空谈的梦想?

  还是所谓的想体现「艺术」的创新?

  之前一直沉浸在梦里,没仔细想过。杜制片说得对,要是电影扑了,别人会怎么说余寻光?

  他们能自信于电影一定会受到观众欢迎吗?

  他们怎么能够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拿余寻光的职业生涯去赌?

  《少年之死》一个多亿的投资,是投资方前期有钱烧得慌,为了余寻光一个名字闭着眼睛砸下来的。制片方估计早有预谋,开机前四个月内在江浙这边的山里建了一个中式园林的学校,用作实景拍摄地点。武晨远和潘泽永都没有打过这么富裕的仗,当时就有些咋舌。后来账目和经费交给陈泰英和制片方对接,陈老师发挥多年助理特长,极会管家,就这样让剧组运行了两个多月还有得剩。

  刚才杜制片嘴皮子一碰,说还能拉来两个亿。

  那可是两个亿啊!

  有一个多亿的时候武晨远就在怀疑,拍部电影而已,如今又不是胶片年代,有那么烧钱吗?

  现在他想明白了,烧的不是钱,是人情,是余寻光的名声。

  自从今年3月剧本完善之后,他们就一头扎进了少年追梦的幻想乡里。他们为了所谓的理想抛洒热血,无形中,他们忽略了很多东西。

  武晨远有一段时间双眸保持着放空,他的视线落在包厢天花板中央的灯上,看久了,双眼生疼,刺激得流下生理性的眼泪。

  他没有哭。

  这种小事,犯不着哭。

  又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

  遇到了问题想办法解决就是,最坏的情况不过是推翻一切再重新开始。

  这部电影砸进去了那么多人那么多钱,他们作为领头的主创,要承担起坚持和完善的责任。

  “这件事需要让余师兄知道。”他听见自己这么说。

  潘泽永点头,“对。”

  余寻光跟他们是平等的,现在遇到了电影设定方面的事,他们不能自负地认为自己能够做出正确的决定而瞒着他,也不能一厢情愿地打着为他好的旗帜替他做决定。不论答不答应杜制片的要求,他都享有事件的知情权。

  “就现在吧。”潘泽永一拍大腿,起身。

  杜制片既然已经把话说出来了,那就代表着投资方那边已经坐不住了,他们的时间也不多。

  武晨远顺势掏出手机,“我先问问他在哪儿。”

  余寻光正在剧组的摄影师那儿。

  这个摄影叫邱连民,是李恕坤团队跟过来的老师傅。他拍过余寻光的《与善同行》,前些年又参与了《辰起时》,跟这俩孩子都有几分香火情。

  余寻光下了班来找他,是为了在他这儿确定分镜头的内容。

  《少年之死》开拍近两个月了,余寻光也看出来了一些存在的问题——不是程序上,而是拍摄和成片的方面。

  邱连民这里有剧组拍好的全部镜头存底,也有一些潘泽永初剪好的镜头。余寻光在上个月会以周为单位过来找他要片子看,从这个月开始,频率密集到了两三天一回。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寻光小筑 娱乐圈 系统 升级流 成长 治愈 万人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