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学霸了,你说你是大明星系统(416)

2025-09-26 评论

  考虑到75分钟的突破,东夏也没有披露完整的数据……这件事情的真实性有待考证。

  尽管因为东夏两次实验数据的缺失,我对此保持一种谨慎的态度,但如果东夏真的能把磁约束时间突破到100分钟,对可控核聚变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作为一名研究者,我衷心希望这是真实的。”

  但媒体只引用了这位学者质疑的片段,这段发言不止被这一家媒体引用,一时间关于“东夏的羲和仿星器在磁约束时间上取得的突破是否可信”,“东夏为什么不披露完整的实验数据”讨论成为了舆论的焦点。

  甚至还有驻外媒体在外交部新闻发布厅的例行记者会议上问出了这个问题。

  9月2日下午三点,外交部照常召开例行记者会议。①

  有外媒记者举手提问:“你好,关于东夏声称羲和仿星器已经实现100分钟磁约束时间的实验,国际社会对此普遍关注,但东夏方面始终没有披露相关数据或实验细节,请问这是否意味着东夏在刻意隐瞒这些关键信息?”

  “可以认为东夏不公开数据是在掩盖此事的真实性吗?”

  “东夏作为ITER成员国,是否有义务向其他成员公开原始数据?”

  “……”

  接连好几个问题都是和羲和仿星器最新的实验成果相关,所有人都在等外交部发言人的答案。

  外交部发言人按照提问的顺序,不紧不慢地看了一眼问第一个问题的媒体,神情不变,语气也很平稳:“首先感谢外界对我国仿星器项目的高度关注,同时,我们也理解大家的质疑,但我有一个问题想要问提问的记者。”

  第一个记者手里拿的话筒贴着漂亮国著名报纸的标记,听到东夏外交部发言人的话,赶紧道:“请问。”

  发言人的眼神快速掠过记者话筒的铭牌,笑道:“你的国家是否曾主动向外界公开过你们最新型战机的实验数据?”

  “……”记者无语凝噎,“我认为我们没有对外公开军事核心机密的义务。”

  发言人点头:“那就对了,我认为我们国家也没有公开关键性科技的义务,下一个。”

  第一个记者败退,第二个记者接上:“请问这是否可以认为东夏不公开数据是在掩盖此事的真实性?”

  面对这个问题,外交部发言人表情依旧从容:“东夏从未对自己的科研成果夸大其词,我们发布的信息都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

  “那你们为什么不愿意公开实验数据?”

  发言人轻轻一笑:“目前我们的技术尚未成熟,仍需要保护,等实验堆建成后,会邀请各国参与实验堆的首次实验,但在这之前,羲和仿星器的所有数据属于我国的核心数据,我们没有义务,也不会贸然对外公开。”

  可能觉得太过严肃,最后发言人还看向这名记者,问了一个问题:“如果我想知道你的银行账户存款,你是否愿意告诉我这个问题的答案呢?”

  这名记者一怔,下意识道:“我为什么要告诉你我有多少存款?”

  “既然你不愿意告诉我,我是否可以说你的存款是不存在的,是不真实的?”

  “……”这名记者明白过来,这是在反驳自己刚才的问题,瞬间不说话了。

  发言人却继续:“同理,我们又为什么要向你们披露我们的核心数据呢?我也想反问一下大家,因为没有披露数据就要被质疑科技的真实性,请问你们是何居心?”

  “某些国家口口声声说要‘透明’‘共享’,却从未主动执行过这一‘原则’,反倒要求别人毫无保留地展示一切数据,那我倒要问一句,某些国家之所以有这个表现,是因为东夏的强大让你们感到不安了吗?”

  “……”

  全场都安静下来。

  过了一会,发言人才继续叫下一个。

  这个记者是有备而来的,知道大部分记者同事都会问羲和仿星器突破的问题,他反其道而行之,开口就是:

  “首先恭喜东夏在可控核聚变领域取得新的突破,据我了解,东夏之所以能频频突破,据说关键在一套全新的可以预测等离子体湍流的数学参数模型,传言该模型是攻克了NS方程的东夏青年学者提出,请问确有其事吗?”

  发言人闻言,微微一愣,像是没有想到这个记者会问这个问题,过了一会才点头:“嗯,没错。”

  一点也没有犹豫,回答得很果断。

  如果是以前,可能还会遮遮掩掩,即使承认也会想办法把聚集在简昀身上的目光给引开,但是现在对简昀的策略变动后,发言人毫不避讳这一点,并大肆夸赞。

  “简昀,我是说这位青年学者确实参与了数学模型的构建,该模型基于NS方程的通解,构建出一个能预测并约束等离子体湍流的模型,在仿星器的运行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我们很欣慰,新时代的青年人中,有这样一位沉得住气,有天赋的年轻人,是东夏新青年的榜样。”

  但发言人的夸奖并没有打断记者的思绪,该记者接着问出下一个关键问题:“据我所知,这位青年学者年仅21岁,让我感到好奇的是,在此之前,该学者的领域与偏微分方程无关,却攻克了世纪难题,并构建出重要模型,请问……”

  记者停顿了一下,道:“这样的经历究竟是天赋异禀,罕见的天才,还是……人为塑造的呢?毕竟,毕竟我了解到,简昀的老师是菲奖得主,至今仍活跃在数学领域的赵教授,赵教授是否为简昀的研究成果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呢?”

  “……”

  后面这个记者还说了什么大家都不太记得清了,但就是这个视频,这个记者的这个问题,让简昀的粉群爆炸了!!!

  按理说,不管是“羲和仿星器”的突破,还是“外交部例行记者会”,都和娱乐圈的人没有太大的关联,简昀的粉丝刷到这个成就,有养号想法的转发官方媒体的微博点点赞做做数据就行了。

  外交部的记者会更是只能在视频平台偶尔刷到,看一眼点个赞再刷下一个视频就结束了的操作。

  偏偏就是这样一次非常普通的记者会,每一个记者问的问题都不普通,最后更是提到简昀。

  谁懂简昀的粉丝在这样的记者会里听到自担名字时的震撼……

  平时也会关注这方面消息的粉丝看记者会,听到熟悉的名字先是惊讶,然后是紧张,紧接着是听到外交部发言人夸奖时压不住的笑容,以及……最后听到那个问题的愤怒!!!

  虽然外交部发言人的夸奖让粉丝给听爽了,但是!

  这个记者到底在问什么问题,什么叫“人造天才?”,什么叫“赵教授对简昀的成果贡献了力量”?!!!

  还没等刷到的粉丝反击呢,舆论便先行一步。

  #简昀人造天才#

  #攻克NS方程的简昀被外媒质疑成果#

  #外交部发言人回应简昀的贡献#

  三个词条里,正面的词条在最后面,上面两个高位热搜是黑词条!

  粉丝们花了很大的力气去洗词条都没有办法,这两个词条就像是焊在热搜上面一样。她们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两个热搜的讨论度和阅读量上去。

  点开词条一看,实时的内容更是触目惊心,她们眼中怀疑是对家和黑子倾巢出动。

  一夜之间冒出了很多“我早就说了”、“我早看出来了”、“我就知道”的句式,出现了特别多的“懂哥”和“懂姐”,还有很多对家和黑子混迹其中,浑水摸鱼。

  【卧槽,终于有人说了,我早就知道不对劲了!】

  【看到这个我才知道当初我不粉他的原因!绝对是人造出来的,不然怎么可能有人这么完美这么强,在做明星的同时还能兼顾学业,听起来就很假好吗!】

  【说出来可能你不信,我朋友是某某学校数院的,他和我说圈子里早就有这种传闻了,只不过我们普通人不关注这些事情不知道而已】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路行则 娱乐圈 系统 爽文 轻松 脑洞 学霸 无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