嫣然一晓_作者:蔷薇色的海(124)

2018-01-02 蔷薇色的海

  倒是杜青晓首先抬眸看她,低声吩咐了一句:“拿下簸箕给我。”

  “噢噢,你等着。”赵霖霖殷勤地跑去拿簸箕。

  杜青晓就维持着那样的姿势蹲在那里,一动不动,目光落在虚无之处,眼中像是染了浓浓的秋日萧索之色。

  等收拾完东西,却也没了吃饭的心情,干脆回到实验室,继续工作。

  然后当天晚上回来,不知什么原因,小病了两日。

  见她这样,赵霖霖在她面前愈发谨慎,那人的名字一笔一划都不敢提了。

  他们学校的毕业终期答辩定在了五月中,比其他学校都要早,因此杜青晓不得不加快了论文的进度。

  她的论文通过了优秀论文的申请,答辩的地点定在了学校的报告厅。

  她此前对校级优秀论文虽然有所认知,却在阵仗上大大低估了它。

  所有的候选人被要求在答辩当日穿着正装,在能容纳几百人的报告厅中,面对校长,各院院长、教授还有不请自来的观众进行答辩。

  候选人的休息室里,甚至请来了新闻影视院的同学,帮忙化妆。

  每个院的校级优秀论文只有一个名额,被筛下来的再降级到院级优秀论文中。

  当杜青晓在答辩的名单中看到卢勤的名字时,她并不惊讶。

  她看了眼卢勤的毕业论文题目:《半透明物体的3D扫描算法优化》,题材很新颖,如果优化的结果够好,的确会很出彩。

  如果是以往,杜青晓大概会紧张会焦灼。她还记得大一的时候,只是因为看见卢勤从容面对学生会的面试,就已经让她手足无措了。然而四年过去,她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害怕被比较的杜青晓了。

  面对座无虚席的百人报告厅,聚焦的灯光下,她依然沉稳自信,落落大方。

  讲台上从容指顾,应付自如的模样,神情,语气,也不知像谁。

  看见赵霖霖在一席人中拼命地朝自己招手示意,一手举着手机替她拍照,她粲然一笑,面色如常。

  于是顺利拿下了校级优秀。

  自己的报告做完,她没有听卢勤的报告,而是选择坐在后台休息。

  结果公布之后,大家与校长留下一张合影,将来挂在校史馆里,也算是名留青史了。

  那天,答辩结束后,在后台的僻静处,她遇见卢勤。

  她的妆容依旧精致,看向杜青晓的目光中还留着她原本的傲气。

  她说:

  “杜青晓,其实我很羡慕你。”

  青晓惊讶地抬眸看她。

  卢勤嘴角扯出一丝苦笑:

  “你想要的,总有人巴巴地送来给你,你从来也不需要费力气去追逐。”

  “所以你怎么会知道,真的努力去争取的快感。”

  说完这句话,卢勤的眼中漫过一丝不屑,然后踩着五寸高跟,趾高气昂地从她身边走过去。

  杜青晓站在原地,哑然失笑。

  从来也不需要费力气去追逐么?

  原来她的人生在别人眼中,竟是这样的惬意自得?

  她举重若轻,别人却以为她是顺风顺水,天生好命。

  你又怎么知道我没有努力?

  大概世人总喜欢夸大自己的付出,而对别人的勤奋视若无睹,以此来寻找心理上的平衡和安慰。

  杜青晓无力地笑了笑。

  大四最后的日子,随着答辩的结束,掀起最后一个小高/////潮。

  除了等论文分数,大四的毕业生们无事可做,于是宿舍园区的广场上辟出一块地方,给毕业生们摆摊卖东西,校方美其名曰:跳蚤市场。

  四年大学生活,一朝结束,许多东西虽然涂着回忆的颜色,却永远不可能被装进行李。

  这些东西,可能是陪伴你熬夜苦战的一本旧书,可能是你心血来潮买下却不合身的一件衣服,可能是每个酷暑都在书桌上转个不停的风扇,也可能只是你买来却从不曾用过的一根发饰。

  跳蚤市场热热闹闹地持续了一周,卖光所有带不走的物件之后,寝室四人决定去市中心聚餐。

  一家生意兴隆的烤肉自助店里,嘈杂的人声混着餐厅的音乐。

  四个人吃了满满几大盘烤肉,还觉不够,叫了四扎啤酒,以各种理由碰杯畅饮。

  一会儿,为我们的青春岁月干杯!

  一会儿,祝我们将来前程似锦!

  酒过三巡,四人都是微醺,却神态各异地靠在各自的椅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