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名义上的副队长李有河同时是治安主任,她有太多治安主任方面的工作,所以这次干脆就把副队长的职务转给了高大贵。这样一方面是更好地利用了她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希望更加外向、喜欢号召别人的高大贵能够与稍有些内向的李福山进行互补。
而在农会里,原先不是委员的贫农何见天主动帮那些病倒的委员们组织了农会的例行会议,被其他会员认为是组织生产的“积极分子”。
要说这个何见天,其实跟何小花还颇有些亲戚关系,算起来是她还是何小花的堂姨。在丘阳何姓是小姓,丘阳的地主里是没有任何一户姓何的,而现在村里所有姓何的人都源于五十年前逃荒逃来的一户人家,因此相互之间的亲缘关系比别的大姓近得多。虽说在之前大家自顾不暇的时候,这样的亲缘关系也没有什么作用,但亲戚近总归是比远好的。现在大家生活过得好些了,何见天也常常跟何小花家来往。
然而在丘阳解放之前,这个何见天也曾经是个中农,跟那会儿村里的好些富余人家一样,染上了抽大烟的毛病,而后败了不少家产。后来她虽然也戒了大烟,但因为这个,之前发展农会会员大家也不怎么考虑她。之后终于进了农会,何见天表现得也很积极,但选举农会委员时大家却又不考虑她。
现在何见天向农会会员们展现了她的积极和能力,这让会员们不得不考虑,之前不让她加农会、不让她选委员,是不是误会她了?虽然何见天之前是爱贪小便宜,还吸大烟,但客观上讲,那个时候也是因为秋金元在村里种大烟田,骗得好些当时的富农、中农染上了抽大烟的毛病。从这个角度考虑,之前抽大烟也不完全是何见天自己的错,而她现在积极参与农会的工作,也应该“不拘一格”给她这个实现革命理想的机会。
因此,农会委员进行了投票,又在农会里组织了投票,以投票的最终结果决定让何见天成为一名新的农会委员。
大家都觉得这次干部们集体生病,给了村里一次选拔新干部的机会。那些最初不是很积极,但之后随着对革命的认识不断加深,而转变得积极参加革命工作的人,因此得到了更多的机会。
这对于丘阳的革命工作而言显然是一件大好事儿,但其掩盖的和之后将带来的问题,却是当时的人们没能预料到的。
或者——更准确地说——当时的人们并没有预料到这种情况竟然还能够“再度”出现。
————
秋进红出生之后,村里又经历了让一多半儿干部病倒的传染病爆发,这些事儿连着到来,已经让秋穆感到有些吃不消了。
在村公所恢复正常工作之后,秋穆觉得在组织群众生产方面她可以少花些精力了。毕竟现在大家的生产活动也都进入了正轨,而她自己也有自己的互助组要参加。尽管秋花香总是说他自己能带好孩子,但秋穆也不可能让他这个十七八岁的男孩儿真的自己去管一个婴儿。他管不管得了是另说,秋穆倒是怕他经验不足,把孩子带出毛病来。
虽说千百年前照顾小孩儿一直是男人的事儿,普通人家十七八岁的小夫郎生了孩子也没有让妻主帮忙的,但这也是建立在有经验丰富的人——小夫郎的公公——指导的前提下,如果没有公公帮忙,真是很难想象那些初次生育的男人们会把孩子带成什么样儿。
而秋花香没有公公,但还得有人来指导指导他。这人恐怕只能是秋穆,因为全村的人都觉得她对这个孩子有很大的责任。
于是秋穆就不得不一早上起来到互助组干活儿,下午到村公所算账,时不时还得去看秋花香给孩子喂奶喂得怎么样了。别人都觉得她太在乎男人带孩子了,明面儿上说这是帮男性分担家庭劳动,但私底下却总有人议论她这样缺乏女子气概。而秋穆也觉得很头疼,她倒是不想经常去看,但真的架不住秋花香在哪儿乱带。
带孩子这事儿别看被那些女人觉得是上不来台面的“技能”,但真要说起来却不比任何养家糊口的技能要简单。按理来说,这种需要专业技能的活儿,就应该进行专业化,需要有专业人士来培训第一次生孩子的男人。并且这孩子小时候是越长大越难带,因此在孩子长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应该进行社会化的集中抚养,有专业人士帮助他们建立起一个认识世界的更好的方式,也防止他们亲生母父的一些不良习惯对孩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