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女尊]锄下有火_作者:孢子叶球(182)

2018-01-02 孢子叶球

  但是无论是这两者中的哪一个,现在在丘阳都是无法实现的。男人们照顾孩子、给孩子预防和治疗一些常见病的方式都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其中甚至有些方法缺乏科学依据,而有一些只不过是由家长们的幻想所产生的。

  秋穆每次到秋花香那儿,都会纠正提醒他好些地方。这原本也是好意,却让秋花香有点儿不高兴了。

  时间长了,当秋穆到他这儿来“指教”的时候,秋花香就说:“哎,你怎么又说来说去的?不是说好了吗,红红是我儿子,你凭什么来管他?”

  秋穆也拿他没办法,只好放软了语气说道:“你瞧……我这不是喜欢他嘛。”

  她这么说,倒是让秋花香高兴了些,但还是说道:“你喜欢归喜欢,管别人那么多事儿干嘛?你别不相信人,我带他不是带得好好的?”

  秋穆心里说,如果不是她经常来纠正错误,你这能带得好就怪了。但这话也不能明面儿上讲,她还是得经常来看着。

  ☆、第一百一十九章:商品流通

  这样的生活过了一段时间,小进红长到了四个月时,丘阳便已经进入了冬季。

  随着小进红长大,秋花香也时常抱着他到各处去走。他恢复了在磨面互助组的工作,每次去干活儿的时候都要带着他的宝贝儿子。而磨面互助组的男人们都很喜欢这个小家伙儿,他的小脸儿就像是个白面团子一样,不仅看起来像,捏起来也像,却又细嫩得让人怕把他捏坏了。

  沈丹兰也经常去看他。经过了生产时的事儿,秋花香已经完全不排斥他了。要不是沈丹兰明智地决定去找人,小家伙儿能不能正常生出来还难说呢。而那会儿沈丹兰也的确跑得快要累倒了,之后又因为感染了胎盘上带下来的病毒,在家躺了一个多星期才好起来。

  这事儿让秋花香、丁凤仙和其他那些男干部多少认识到了,虽然沈丹兰之前干过落后的事儿,但他本人还是很善良的,而且他也想要学好,应该给他进步的机会。

  而沈丹兰本人也因此认识到,他要想让别人觉得他在进步,就必须得首先让自己真正进步起来。他参加了夫男会,又报名要加入村里的互助组。然而织布互助组人已经很多了,不想再要他,而磨面互助组也不需要那么多人,他又去问一个新的编席子互助组,终于人家同意他加入了。

  虽说由于他是烈士家属,村里组织的“优属委员会”得义务帮他家种地,因此并不愁维持生活的粮食,但沈丹兰却觉得他要想变得先进,得先和先进的人在一起,所以要加入互助组。这种做法是对的,虽然原因是错的——其实并不完全是因为和先进的人在一起干活儿让人变得先进,否则最初那些先进的人是哪儿来的?

  实际上,正是参与劳动让人更能理解先进的思想,因为这里所说的“先进”就是普通劳动者的先进。只有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与快乐,才能够真正与这种思想产生共鸣。

  劳动创造价值,劳动也使人劳累。自食其力的劳动让劳动者获得的价值多于劳累,从而使人快乐;但被剥削压迫的劳动却让劳动者获得的劳累抵消了价值,因此只剩下痛苦①。只有具有了实际的劳动体验,人才能够体会到“为自己劳动”和“被迫劳动”的差别,才能够理解为什么要追求让大家都能够“为自己劳动”。

  沈丹兰跟着编席子互助组的男人们,去河边儿采长成的芦苇,一捆一捆地背到村里,再一起用这些天然的材料编东西。

  流经丘阳的这条河边儿上长的芦苇又长又有韧性,拿来做编织是再好不过的。编席子互助组一共只有二十人,但他们编出来的东西不仅可以满足村里的需要,还能够卖到外村和解放区的县城里。他们渐渐地也不光只编席子,而是各种东西只要有需要就都编,接什么订单就来编什么。

  而且随着在互助组的时间长了,沈丹兰也发现,村里的人越来越喜欢买东西了。之前各家各户需要什么东西,有条件的就自己做,没条件的就只能继续没有。就算有什么交易,也只是个别富余人家之间的。一般富余的人家肯定是照着自己的需求搞些别的生产,因为没有形成什么流通,所以也不会再多做。而穷人家打下来的粮食连吃饭都吃不饱,又哪能去买别的东西?②

  可是现在,家家户户都有了能养活自己的地,又搞起了互助组促进村里的副业发展,普通农民手里有了余粮,同时村里又有了副业,于是就能够进行这些副业产品的交换了。而且解放区开通了农村到城里的运输线,让农村搞副业生产出的东西能卖到城里,同时也能买到城里工厂生产出的东西。这种交换又促进了副业的发展,以前编席子多了也卖不出去还不如睡觉,可现在每编一件儿就都有一件儿的钱可赚,在这种情况下,谁都愿意多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