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女尊]锄下有火_作者:孢子叶球(19)

2018-01-02 孢子叶球

  这些不知是真是假的传言,秋穆只是站了一会儿便听到了好些。而兴许是因为村里人都知道秋云山的夫郎对他不好,民兵队员们只是让这男孩儿和那两个丫鬟一起站在院子里,而没有拿绳子绑他。

  一边还有东西不断地从秋云山家里的房子里搬出来,一边张兴满对那傲慢的年轻夫郎问道:“秋云山的两个女儿去哪儿了?”

  “我不知道。”秋云山的夫郎不屑地说道,“她们爱去哪儿去哪儿。”

  “你给我好好回答。”张兴满严厉地说,“秋云山都被逮捕了,你还在那儿嘴硬!”

  “那个老东西,逮捕了就逮捕了呗。”这个年轻男人满不在乎地说道,“我还希望她别回来了呢。”

  他说出这话,倒是让院子里的乡亲们都议论纷纷。有人骂他连他妻主都不尊重,却也有人说因为秋云山太过花心,而且还因为抽大烟而患有“隐疾”,让她这个年轻漂亮的夫郎早就感到厌烦了。

  张兴满严肃地对他说道:“秋云山肯定回不来了,而你也逃不掉。你不如现在告诉我们秋云山那两个女儿的去处,这也算是戴罪立功了。”

  秋云山的夫郎却轻蔑地瞟了她一眼,又故意地看了看张兴满那条在战场上受伤而跛了的腿:“我怎么可能知道她们要到哪儿去。何况我就算现在说了,你们也追不上。”

  似乎无论如何他都不会说了,张兴满和另外几个看守院子里摆放的抄出物品的民兵队员商量了一下儿,认为这个男人的确不知道秋云山两个女儿的下落,便让两个民兵队员也把他和他妻主一样,押到临时关押汉奸的牢房里了。

  注释:

  ①此处情节改编自《翻身》中对于张庄一户地主家的记载(见第43页)。那户地主家没有儿子,而买了一对兄弟,而后又变卦将哥哥当作继承人养,而把弟弟当长工,弟弟的媳妇也被当做那家的丫鬟一样。

  作者有话要说:  至此,在下终于把重写的章节重写完了……

  ☆、第十一章:婚姻自由

  因为不知道秋云山的两个女儿去了哪儿,也不知道她们带走了什么东西,等到终于把秋云山家里有用的东西都搬了出来,民兵队员们便开始清点了。

  一开始是李有河负责记录,然而她在碰到第三个字不会写时,便把记录本和笔都交给了秋穆。由于之前群众大会上秋穆主动来做笔记,现在民兵队的姑娘们都公认秋穆是现在她们能找到学问最好的人了。

  而记录完所有抄出来的东西之后,民兵队员们又凑在一起评估它们的价值,遇到在民兵队内部也讨论不清楚的地方,便扩大到和周围的乡亲们一起讨论。这样一来一般物件儿的价值都能确定下来。只是其中有一块日本造的自动上弦的机械手表,秋穆说它至少值五百斤玉米,民兵队的姑娘们都不相信,而乡亲们也都认为不可能值那么多。但因为秋穆是唯一能说得出来它到底是什么的人,而其他人又不能理解为什么它这么贵,所以这个分歧便被暂时搁置了。

  讨论完所有死物的价值,民兵队又对秋云山家的两头驴、一头牛和由丫鬟负责养的一些鸡的价值进行了评估。之后有人提出也要把两个丫鬟的价钱也估计出来,遭到了副队长李有河的批评。

  李有河再次向民兵队员们强调了,丫鬟是人而不能算是财产。虽然那些地主们把他们当畜牲看待,随意地买卖他们,但他们本质上还是人,也属于村里群众的一员。作为维护群众利益的民兵队员,绝对不能把他们再当作畜牲看待。

  然而一个姑娘提出了问题:“可若是秋云山用抢来的东西换了丫鬟,那该如何把东西还给原主呢?”

  这个问题并不是无稽之谈,因为秋云山家那个叫桂圆的十五岁男孩儿就是秋云山用一头老驴子和村里另一户地主家换来的。

  那头老驴子原本属于一个叫李贵孝的中农。荒年里李贵孝借了秋云山的高利贷,秋云山把利息抬到了每月七分①,又要本利相滚,强迫李贵孝年底必须要连本带利全都还完。李贵孝抵押了她家所有的地,而秋云山故意压价,硬说她还没有完全还上,把她家的那头老驴也牵走了。然而秋云山家里已经有了两头驴,便拿这头老驴去和另外一户地主王高从换了一个丫鬟。

  其实如果按照当时的“市价”,由于收成不好,一个十几岁的男孩子都不一定能换来一袋儿玉米②,而一头驴子起码也能换上两三百斤粮食③。不过那头驴的确有些老了,而那个男孩子又长得水灵漂亮,这笔买卖倒也不算太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