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女尊]锄下有火_作者:孢子叶球(2)

2018-01-02 孢子叶球

  书名:[近现代女尊]锄下有火

  作者:孢子叶球

  文案

  锄下有火

  To Dig One More Foot

  ——生物学女尊背景下的土地改革演绎

  锄下有火,锄上有水。——中国北方农民谚语

  听说抗日战争胜利了!

  秋穆立刻收拾行李,从莫斯科做火车一路穿越西伯利亚、跨过边境,想方设法回到了她的出生地——丘阳,华北地区的一个小村庄。

  而此时,丘阳正要进行一场热烈而波折的土地改革。

  作为一个从少年时期便接受苏联教育的知识分子,她究竟能够在这场革命中扮演何种角色?

  秋穆表示:什么知识分子,我明明是个无地的贫雇农啊!

  提前说明:

  1.本文是对上世纪四十年代土地改革的再演绎,情节的设定参考真实历史,但具体情节均为虚构,请勿与现实直接对应。

  2.本文系典型女强男弱的生物学女尊设定,非苏非傻白甜。

  3.初步拟定女主可能会有各种身份的男性情人,但仅为当时背景下的特殊现象,不宣传一妻多夫制。

  4.本文也可能包含一些GL情节,不过也可以理解为亲密的友谊。

  5.英文篇名为“再掘一尺”,是那句谚语的直白意义,即鼓励适当的锄地/翻耕以保水保温。

  内容标签: 乡村爱情 民国旧影 种田文 业界精英

  搜索关键字:主角:秋穆 ┃ 配角:李有河,张兴满,秋花香,亚历山大,格蕾塔,帕维尔,埃德加,丁凤仙,沈丹兰 ┃ 其它:分子钟,端粒,生物学科幻,土地改革,无产阶级革命,布尔什维克

  ==================

  【耽美书斋将分享完结好看的言情小说以及耽美小说等,找好看的小说就来耽美书斋http://www.dmshuzhai.com/】

  ☆、背景设定

  一、生物学:

  1、进化论解释:

  在人属从人属祖先中分离所产生的过渡种存在时间里,发生一次大规模瘟疫流行,由于雌性人属动物对此种瘟疫的免疫能力显著低于雄性,导致此过渡种的性别比例在此期间达到大约7:1。雌性人属动物的缺乏导致了将受精卵排出到雄性动物体内的繁殖方式逐渐形成,并最终成为ESS(稳定进化策略),最终演化成了人属雄性生育的胎生动物,进而演化成为智人,并产生人类文明。

  包括人科动物其他种属在内的其他动物,均与现实中性别分化相同。

  2、生理学解释:

  (1)生育:

  本文设定中男性负责生育,具体原理为交|配过程中,机械刺激女性排出带有鞭毛的次级卵母细胞,而男性射出带有信号因子的液体,以供次级卵母细胞通过输精管进入男性体内受精,后在某特化结构着床。

  (2)哺乳:

  本文设定中男性乳腺在妊娠期间发育,并在哺乳期结束后退行性变化而恢复原状。这一点与现实中相对较低等的哺乳动物相同。

  (3)女性的胸部:

  本文设定中人类女性突出而明显的胸部是作为性选择性状被保留,解剖结构与现实中略有不同,无泌乳功能。本文设定中,进化论学家推测远古男性之所以选择有突出胸部的女性,可能是因为某种对哺乳期男性的生殖崇拜,另外突出的胸部富含脂肪,也可以反映出女性的生理健康和高雌性激素水平。

  3、动物行为学解释:

  本文设定人属动物的动物行为学与现实人属在性别差异上完全相反,具体体现在雌性倾向于增加交|配次数,而雄性倾向于严格挑选交|配对象。由此引发两种性别行为学的分化,主要体现在雌性具有更强的攻击性和支配性。

  非人属动物等与现实无异。

  二、社会学:

  基本与现实世界历史相仿;个别处存在差异,是为满足情节需要。

  ☆、序幕:回国

  山南水北为阳,这就是丘阳村的名字的来历。

  因为村子北面的地势的确比平原要高得多,然而比起一般的山又觉得矮,所以当地人只认为它是个丘,而管这座丘的南边儿的村子叫“丘阳”。渐渐地,当地人都如此称呼自己的这片家园,后来反而忘记了那座丘的名字,只是随便地叫它“那座山”,或是直接叫“山”。画地图的人自然不会妥协于这样笼统的称呼,却反而管它叫起“丘阳山”来了。

  这座名称怪异的丘阳山要说起来,其实是北平西南部西山之中的一座,而丘阳自然也就距离北平不远了。然而这个“不远”却也是有条件的,因为毕竟隔着好几座山,北平的消息不容易传到丘阳,北平的影响也不容易波及到丘阳。这使得丘阳和别的那些在中国一九四五年的村庄没什么两样,虽然长达八年或是十四年——管它多少年——的抗战结束了,这里依旧贫穷、落后,并且甚至是充斥着封建社会腐朽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