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凤仙无意识地用指尖揉着衣角,红着脸儿对秋穆说道:“秋主任,你还没吃午饭吧?我、我正好多做了点儿,你趁热吃了吧。”
“哦,好吧……那真是谢谢你了。”秋穆这才意识到他恐怕不是受村公所委派的,而是自己给她准备了午饭。她大概明白了这个男孩儿有什么“企图”,不过同时也感到诧异:他们之前连认识都算不上,他怎么会就这么看上她了呢?
李有河凑过来,玩笑地问道:“有我的没?”
丁凤仙立刻拉下脸:“没有。”
“哎,为啥呀?”李有河故意说道,“我和秋会计一起干活儿,你怎么就管她一人儿啊?”
丁凤仙哼了一声,说道:“你当这个治安主任都不能解决群众的问题,吃饭也是白吃。”
秋穆从竹篮子里拿出一块儿玉米饼子正要掰开,对李有河问道:“要不分你一半儿?”
丁凤仙见她这么说,连忙从竹篮子里拿了一块儿饼递给李有河:“哎,算了算了。李主任,也有你一份儿,只是你得答应好好解决群众的问题。”
“我咋没解决群众的问题了?”李有河对他眨了眨眼睛,“我这不是解决了么。”
秋穆没懂他们俩这是什么暗号儿,不过也没太在意,只是觉得现在的年轻人心眼儿越来越多了①。
李有河咬了一口饼子,又对丁凤仙问道:“你带水了没有?”
“没带。”丁凤仙回答道。
听他这么说,李有河站起身:“那你们先吃着,我去到善贵家打点儿水去。”
她说着就拿着饼走了。秋穆有些纳闷儿,这儿明明有粥的,干嘛还要去打水?不过那姑娘走得飞快,她叫了一声也没叫住,只好坐在田埂上继续吃饭。
注释:
①可能许多读者已经忘了,本文设定在1945年时秋穆36岁,李有河(23岁)与丁凤仙(16岁)等人对她而言其实都能算得上是“年轻人”了。
作者有话要说: 有河:看见没,我可是真的在帮群众解决问题啊!
☆、第四十章:发展迅速
秋穆正就着粥吃着饼子,坐在她身旁的丁凤仙便问道:“秋主任,你怎么也到地里干活了?”
“是啊,我和有河的地都连在一起,也就这么合作着整了。”秋穆平和地回答道。
“呀,我还以为你是脱产干部呢。”丁凤仙的脸儿还红着,然而说起话来却挺流畅,“毕竟我看你每天搞那些账本儿什么也挺忙的。”
秋穆见他还懂得什么是脱产干部,不禁笑道:“忙是忙,不过还不至于要脱产不可。村公所又不给我开工资,脱产之后我也没饭吃,是不是?”
“嗯,对、对。”丁凤仙点了点头,又指着南面的一片儿地说道,“你瞧,那片儿是我家的地。说起来咱们两家的地离得还挺近的呢。”
这话总感觉有点儿不对,虽说秋穆的地和李有河的地连在一起,但严格来说她俩并不属于一家。可是照丁凤仙的说法,她俩就成了一家人了。
秋穆觉得这个说法还是要明确,否则传出去对李有河的名誉会有影响,于是说道:“是啊,不过有河的地离你们家更近些。我俩的地没有细分,就是在那儿插了根树枝当个标志。”
“嗐,你和李主任还用得着细分么。”丁凤仙笑着说道,“咱们村儿谁不知道你俩好得睡一张炕?”
听到这个形容,秋穆的眼角不禁抽了一下儿。然而这男孩儿说话的语气倒是单纯得很,恐怕并没有想到这话更多的含义。何况事实上秋穆在李有河家住,就是和那姑娘睡在一块儿的。
“这、这倒也是。”秋穆只是笑了笑,没有多在意。
丁凤仙见她挺乐意和自己说话的,心里十分高兴,又一想连那个汉奸地主的儿子秋花香她都能够接受,又有什么接受不了自己的。于是继续聊道:“对了,秋主任,村公所的炊事员没给你送饭来吗?”
“没有。我们今天一早就来干活儿了,没去村公所报道,自然也就没饭。”秋穆回答道。
“是吗?”丁凤仙有些得意地说道,“可你俩在地里干了这么长时间的活儿,还得回家吃饭,多麻烦呀。不如以后我给你俩带点儿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