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搭档_作者:偶然记得(3)

2018-01-01 偶然记得

  他往前看了看,还有一小段距离就要上山路了,他是个有经验的老司机,他知道一旦进了山路是绝不能下车的,山路九转十八弯,每个位置都有盲点,他要是蹲在马路牙子上拉屎,后方一旦来车,不是碾过他就是碾过他的车,况且今夜还下着大雨,一旦山上被雨水冲下来点碎石泥水的,他会更危险了。

  他满头大汗,肠子不断扭动让他疼地眼前发黑,几乎感觉到肚子里的东西要从后面喷薄而出,再不拉出来就要昏厥了。这种情况下,他已经无法再继续开车,只能死死地咬住下嘴唇,让自己清醒。他喘着粗气,把车停到路边,剧痛让他顾不上害怕,车子刚挺稳他就从上头冲下来,边跑边扒开裤子,蹲在田边就开始方便,外面的雨很大,很快就把他浇了个落汤鸡,但是排泄的顺畅又让他十分惬意,空气中冷飕飕的,他刚刚出了汗,这会儿身体上冒出一层鸡皮疙瘩。他只觉得被雨水浇了的屁股一片凉,又怕水把他拉出来的脏东西冲到脚面上,于是撅着腚,往前挪了几步,背过脸接着拉,也就在这个时候,突然天空划过一道闪电,把四周都照亮了,他随意地一瞥,正看见在不远处的一个坟包上赫然立起来一个女人。

  闪电只有一瞬间,但是司机却正巧看到那女人全身赤裸,耷拉着脑袋,头发胡乱地披在身上,身体大幅度地摇摆着,像是刚刚从坟墓里钻出来,天空中的闪电一闪而过,四周又黑下来,紧接着就是轰隆隆的雷声,这一声惊醒了那蹲在地上已经吓傻了的司机,他张嘴想喊,却发现嗓子被堵住,想站起来却觉得腿脚也软了。紧接着,前面传来咔哧咔哧的声音,似乎是什么东西在抓挠着棺材板,那声音由远至近,那司机张大嘴,发出“啊”、“啊”的单音,他再也顾不得脚下的污秽,手脚并用地往前爬,四周的土地变得软乎乎,湿哒哒,他抓了一手泥,竟然失禁了,滚烫的尿液把他被雨水浇湿的大腿烫的直哆嗦,天边又是一个闪电,那诡异的身影在后面一闪,又看不清了……

  第2章 小镇里的陌生人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

  古北镇位于北方山区的一个小县城里,早前这里交通封闭,全镇的人都指望着脚下一亩二分地生活,吃喝拉撒都管土卡拉伸手,日子过得无比艰辛,全靠政府帮扶救济。

  近几年随着改革开放的影响,“要想富,先修路”的口号响彻大地,区政府投资在这里修建了一条马路,通往城市的柏油路贯穿了这个守旧、贫寒的地方,短短几年,小镇上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镇上人的生活水平真是应了那句老话——芝麻开花节节高升。不仅很快摆脱了贫困的帽子,还成为远近为名的示范乡镇。

  在人声鼎沸,车水马龙的热闹早集上。有一位年轻人穿着件旧棉衣,弓着腰,缩着脖子站在人群中,他没有一点平日的气宇轩昂,在人群中毫不显眼,漫不经心穿梭于各个摊位,走马观花一般溜达,眼睛却暗暗地关注着市场上每个人的表情和行为。

  这位男青年正是这所县城内刑警支队的侦查员季言。此人二十七八岁的年纪,相貌很端正,只是总绷着脸,面无表情的让人捉摸不透他的情绪,他在镇上还算是张生面孔,因为这个曾经与世隔绝的小地方一向安宁,大多都是些鸡毛蒜皮的人民内部矛盾,管片儿民警调解调解就可以了,很少需要出动刑警。

  季言此次的任务是搜集线索,查找可疑人物,负责侦破一起少女失踪案。

  随着社会革新,交通便利,很多镇里的年轻人都开阔了眼界,愿意到外地去闯荡,走到大山之外去是件促进发展好事,却也给很多不法分子提供了违法犯罪的机会。就在不久前,古北镇里裕发村的两名少女:马玉芬和王晓梅,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离奇失踪。

  这两个女孩本是一起结伴去集市玩,谁知道当天并没有回家,接下来几天更是不见踪影,家里慌忙报了案,却因为线索少,没有目击者迟迟破不了案。

  这起悬案引起了公众恐慌,镇里流言四起,有的说两个少女是给人糟蹋后杀了,有的说是被拐卖到国外了,更有甚者还说她们是被遗留下来的日本特务给抓去做实验了。大家伙儿以讹传讹,各个都说得有鼻子有眼,闹得镇里人心惶惶。

  少女凭空消失,公安机关连续工作几个月,案件却没有任何起色,近几年,随着国家的重视,打拐工作成为执法机关首要任务之一,裕发村这起案件出现在风口浪尖上,又经过报纸一炒作,舆论压力铺天盖地,省公安厅对此大为恼火,对刑侦支队和当地派出所下了强硬命令,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破获此案,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势必要把犯人绳之于法。